忆秦娥
东风急,两堤垂柳平湖隔。 东风急:形容春风来得急迫而猛烈。两堤:指长堤。垂柳:垂柳枝条下垂。平湖:平坦的湖泊。隔:隔断、隔开。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 烟笼:形容月光被云雾遮掩,仿佛笼在烟雾之中。初月:月初的月亮。柔丝如织:形容柳枝轻柔细腻,像编织的织物一样。 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 睡眉:形容女子睡觉时眉毛的形状和神态。冷眼:冷漠的眼神,形容人对事物的态度冷淡。曾相识
梧桐落。秋来客睡何曾著。 【注释】:梧桐落叶,秋天来临了,我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为何?因为我在思念故国。 客:指作者自己。 何曾著:即“曾著”,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意思。这里用“何曾着”来表达“何时能够入梦”的意思。 万家砧杵,月明乌鹊:家家户户的捣衣声,月夜中传来阵阵砧杵声和乌鹊的叫声。 【译文】: 梧桐落叶的季节,秋风来了,我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为何?因为我在思念故国。家家户户的砧杵声
【诗句释义】 花帘开。月华如水浮天街。 花帘已经打开,月光如水般洒满天空。 [译文] 当花朵的窗帘被掀开后,那如同水的月光便映入人们的眼帘。 [赏析] “花帘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帘被轻轻推开,仿佛是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这里的“花”不仅指窗帘上的花纹,也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愉悦的心情。而“月华如水”则形容月光明亮而柔和,给人以清凉之感。 “月华如水浮天街。”月亮的光芒仿佛是清澈的流水
注释: 忆秦娥:这是古代词牌名,本词是采用这个词牌写的。 鹦哥语:鹦哥的叫声。 昨宵有阵催花雨:昨夜下了一场催花雨。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景象。 晓寒如许:早晨寒冷的样子,如“如许”即如此的意思。 侍儿:侍女。 钩帘觑:拉开帘子看。 玉梅开在深深树:梅花盛开在深深的树上。 深树:指枝干粗壮的树。 疏香小艳:香气淡雅,色彩清秀。 赏析: 《忆秦娥》原为唐教坊曲名,此词以咏物言志
【译文】 莫愁湖的波纹像手掌一样,鸳鸯经过卢家船桨。卢家船桨载着春天的风,带着绿意和红艳的思念。 如今往事让人惆怅,南方女子销香已成空想。空想成虚望,烟雨迷蒙郁金堂上。 【注释】 1.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忆玉娥”“汉宫春”“南歌子”等。双阕一体,上下片各四仄韵。上片五言句为七言句之节拍,下片七言句为五言句之节拍。 2. 莫愁湖: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之一。 3. 波如掌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妇吟”“秋蕊香”“双调曲破‘忆秦娥’”。 客中生日戏示陶姬:诗人在客居他乡的生活中,为妻子写诗庆祝生日。 今何夕:现在是什么时间? 年年苦被霜华逼:每年冬天,霜冻逼迫着人们度过寒冬。 十三楼上,几番吹笛:登上十三楼,几次吹奏起笛声。 山河满目斜阳急:夕阳西下,眼前是一片辽阔的江山。 阑干醉倚蛾眉碧:栏杆上倚醉而眠,蛾眉般的柳色映衬出她那如黛的美。 英雄老矣
忆秦娥 金丝织。春衫织就金鸂鶒。金鸂鶒,舞场初试。 万波回睩。旧欢如梦休重说,秾华忏尽今非昨。今非昨,白莲香里,缟衣参佛。 注释: - 金丝织:用金色的丝线织成的衣服。 - 春衫织就金鸂鶒:春天穿着由金色丝线织成的衣衫,就像一只金鸂鶒在水中游动。 - 舞场初试:在舞会上第一次表演。 - 万波回睩:无数的波浪似乎在回旋。 - 旧欢如梦休重说:过去的欢乐像梦境一样不再提起,因为已经无法重现。 -
【注释】 1. 暮春:春季的末尾。 2.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换马的地方。 3.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 4. 兰皋渚:水边,水中的小洲。 5. 垂杨:杨柳。 6. 青溪渡:地名。 7. 窗中迷却:指梦中的景象,迷迷糊糊的。 8. 梦中归路:梦里回家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词作。上阕描绘暮春景色,下阕抒发离别之情。 “忆秦娥”是曲牌名,“暮春”是题目。 上片首句写景起兴
忆秦娥·秋景 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飞不迭。碧梧风细,夜声凄切。 长空云静音,鸿绝。天公谁解修明月?修明月。嫦娥薄命,不胜圆缺。 注释: 1. 虫声咽:秋天的夜晚,蟋蟀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凉。 2. 星星萤影飞不迭:无数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形成了一条条光的轨迹,仿佛在空中跳动。 3. 碧梧风细,夜声凄切:微风轻拂着梧桐树,发出细微而低沉的声音,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4. 长空云静音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梅边柳”、“江城子”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兰膏竭(jié):用青膏涂抹在灯心上,点燃后能持续很长时间。 长宵:漫长的夜晚。 梦回:梦醒。 无语:没有话说。 纸窗风裂:纸上的窗户因为风吹而破裂。 迢迢(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玉漏声悲咽:玉漏声,指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的声音。 霜飙(biāo)搅动檐边铁:寒风刮动着门上的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