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飞不迭。碧梧风细,夜声凄切。
长空云静音鸿绝。天公谁解修明月。修明月。嫦娥薄命,不胜圆缺。

忆秦娥·秋景

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飞不迭。碧梧风细,夜声凄切。
长空云静音,鸿绝。天公谁解修明月?修明月。嫦娥薄命,不胜圆缺。

注释:

  1. 虫声咽:秋天的夜晚,蟋蟀的叫声显得格外凄凉。
  2. 星星萤影飞不迭:无数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形成了一条条光的轨迹,仿佛在空中跳动。
  3. 碧梧风细,夜声凄切:微风轻拂着梧桐树,发出细微而低沉的声音,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4. 长空云静音:天空中的云朵静静地漂浮着,没有一丝风。
  5. 天公谁解修明月:是谁能够理解天公的心思呢?他为什么还要修造这明亮的月亮呢?
  6. 嫦娥薄命,不胜圆缺:嫦娥因为偷吃了仙药而被迫居住在月宫,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不幸,无法忍受月亮圆缺更替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词以“忆秦娥”为韵,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词中通过对秋风、梧桐、萤火虫、云层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构建了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秋夜氛围。特别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的情感状态相联系,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上片主要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游子的心境。开头两句“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用虫声和萤火虫的光点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秋天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接着“飞不迭”,形容萤火虫的光芒连续不断,象征着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

下片则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来抒发游子的离愁别绪。“修明月”意味着月亮的完美无瑕,但紧接着的“嫦娥薄命,不胜圆缺”则透露出对月亮残缺不全的哀叹。这不仅是对月亮的描写,也隐喻了游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词以月亮的圆满与缺憾,暗喻人生的起落和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忆秦娥·秋景》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游子的孤独和离愁,同时也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使其成为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