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落。秋来客睡何曾著。何曾著。万家砧杵,月明乌鹊。
人间信有风波恶。纷纷世俗成轻薄。成轻薄。五陵裘马,少年同学。
梧桐落。秋来客睡何曾著。
【注释】:梧桐落叶,秋天来临了,我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为何?因为我在思念故国。 客:指作者自己。
何曾著:即“曾著”,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意思。这里用“何曾着”来表达“何时能够入梦”的意思。
万家砧杵,月明乌鹊:家家户户的捣衣声,月夜中传来阵阵砧杵声和乌鹊的叫声。
【译文】:
梧桐落叶的季节,秋风来了,我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睡,为何?因为我在思念故国。家家户户的砧杵声,月夜中传来阵阵砧杵声和乌鹊的叫声。
人间信有风波恶。纷纷世俗成轻薄。
【注释】:人间:人世间,人间世界。信:确实,的确。风波恶:比喻人间的是非、纷争很多。纷纷:众多貌。俗:平常的事。成:造成,酿成,成为。轻薄:轻浮、不庄重,这里指庸俗、浅陋。
【译文】:
人世间确实有许多是非纷争,纷纷扰扰、庸俗浅陋之事层出不穷。
成轻薄:轻浮、不庄重,这里指庸俗、浅陋。
【注释】:五陵: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借指权贵显要。裘马:皮衣和骏马,这里借指富贵人家子弟。同学:朋友,朋友聚会。
【译文】:
这些权贵显要子弟,穿着裘皮衣服,骑着骏马,整天在一起游玩享乐,真是轻薄浮华。
赏析:
全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看法。
起首二句写景。梧桐落叶,秋风萧瑟;万家砧杵声声,月明星稀,乌鸦惊飞。此情此景,触动词人心头无限思乡之情。于是,他不禁自问:“何时能入梦?”“何曾着”三字,既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暗示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三、四两句写家人之音与自然之声相和映,烘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此时,词人更觉心如刀割,思绪万千。
过片三句直抒胸臆。人世间的确存在许多是非纷争,纷杂喧嚣、庸俗浅薄之事层出不穷。这一句是全词议论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全篇主题的升华。同时,它也揭示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及批评之意。
结尾二句则以议论收束全篇。词人的感慨并非空泛而谈,而是针对现实而言的。他指责那些权贵子弟们,他们穿着华丽皮衣,骑乘骏马,终日游乐无度,真是轻浮浅薄之人。这既是对时弊的揭露,也是对权贵们的讽刺。通过这一批判,词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愤懑之情。
本词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深远。它既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图景,又抒发了词人深沉的忧思与感慨。全词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