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飞雪,荡子心肠铁。恨杀嫦娥圆复缺。不管人间离别。
怕簪碧玉搔头。妆成懒下朱楼。楼上衔泥双燕,呢喃似替人愁。

注释:

杨花飞雪,荡子心肠铁。恨杀嫦娥圆复缺。不管人间离别。

怕簪碧玉搔头。妆成懒下朱楼。楼上衔泥双燕,呢喃似替人愁。

译文:

杨花飘落如雪,荡子的心事如铁。恨杀那嫦娥的盈亏圆缺。不管人间的离别。

怕簪上碧玉发簪,懒下朱楼梳妆。楼上有双燕子衔泥筑巢,它们的呢喃仿佛在替人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妇思念征夫的词作。上阕写思妇的怨恨心理。“杨花飞雪”点出时令,即春三月,正是杨柳吐絮之时,而此际正值征人之妻望归不得,因此以杨花喻征人,并化用杜甫《绝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意谓自己本应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随丈夫一起回到故乡,却反被抛在这里,不禁怨恨起来。“荡子心肠铁”是说征人的心如铁石般坚硬,无情无义地抛弃了妻子。“恨杀嫦娥圆复缺”,则进一步表明妻子对丈夫的怨恨之情。因为丈夫不在身边,不能像嫦娥一样与丈夫团聚,所以感到十分遗憾。“不管人间离别”四字写出了妻子的超然和无奈。“怕簪碧玉搔头”,是说征人不在,妻子无法梳理自己的头发,因此害怕把碧玉发簪弄乱了。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反映了妻子因丈夫远行而产生的忧虑,也反映出丈夫离家在外,给妻子增添了烦恼。“妆成懒下朱楼”,则是说妻子懒得下楼去梳妆打扮。因为丈夫不在家,她觉得没有心思打扮自己。“楼上衔泥双燕”四字,是写妻子看到窗台上的燕子,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燕子衔泥筑巢,是为了让它们的孩子能有一个温暖的家,而如今自己却孤单一人,没有亲人的陪伴。“呢喃似替人愁”一句,更是将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燕子呢喃着,仿佛在替妻子担忧;妻子听到燕子的鸣叫声,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心中涌起一股愁绪。

下阕写妻子的相思情状。“怕簪碧玉搔头”,是说妻子担心自己无心打理自己,于是便将碧玉发簪拔下来不再戴。“妆成懒下朱楼”,则是写妻子懒得下楼梳妆打扮。因为丈夫不在家,她觉得没有必要再去打扮自己;同时她也觉得自己已经够漂亮了,没有必要再费心去打扮了。“楼上衔泥双燕”,是说妻子站在楼上,看到窗外的燕子正在衔泥筑巢。这两句既写了妻子看到燕子的情景,又写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燕子作为候鸟,每年春天都会从南方飞来北国繁殖后代;而燕子在筑巢的时候,需要衔泥来固定巢穴,以便燕子能够安心筑巢、繁衍后代。妻子看到燕子衔泥筑巢,联想到自己的丈夫也在为家庭而忙碌,不禁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呢喃似替人愁”四字,更是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燕子虽然在忙着衔泥筑巢,但它们的声音呢喃着,似乎在替妻子担忧;妻子听到燕子的鸣叫声,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心中涌起一股愁绪。

这首词通过描写妻子的思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的赞美之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