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暮。春光欲去谁留住。谁留住。东风无赖,落花无主。
玉箫声断兰皋渚,垂杨乱绕青溪渡。青溪渡。窗中迷却,梦中归路。
【注释】
- 暮春:春季的末尾。
- 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换马的地方。
-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
- 兰皋渚:水边,水中的小洲。
- 垂杨:杨柳。
- 青溪渡:地名。
- 窗中迷却:指梦中的景象,迷迷糊糊的。
- 梦中归路:梦里回家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词作。上阕描绘暮春景色,下阕抒发离别之情。
“忆秦娥”是曲牌名,“暮春”是题目。
上片首句写景起兴,点明时间是春去夏来之际。“长亭”,是古代送别之处,“暮”字点出时令为暮春时节。“欲去”二字,点出送别的人正欲离去。“谁留住”三字既写出了对方挽留不住的无奈,也流露出词人对即将分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情怀。“东风无赖,落花无主。”东风无情地驱赶着飘零的花瓣,让它们纷纷扬扬地离开了树枝,独自飘落到地上,没有主人。这两句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暮春时节的景物变幻和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东风无赖,落花无主”一句中的“无赖”一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匆匆流逝、人事变迁无常的感慨之情。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向写人。“玉箫声断”“兰皋渚”,是词人想象中所见到的景物。玉箫,是一种精美的乐器,它的声音清脆悠扬,能够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垂杨乱绕青溪渡”,则描写了柳树婆娑摇曳的优美姿态。这些意象在词人笔下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令人陶醉其中。然而,这一切美好景象都随着词人的一声长叹而烟消云散。“窗中迷却,梦中归路”,则是词人心中所思所想之境。“窗中迷却”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梦中归路”则表达了词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和期待。这两句词将现实与梦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现实又虚幻的意境。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物变化以及词人内心所思所想之境,成功地表达了词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词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