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璹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大茧至八蚕,小茧止独蛹。 (大茧可以养八只蚕,小茧只能养一只蛹) 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 (蚕茧柔软如同手指,用来做什么呢?) 冬来作缥絖,与儿御寒冻。 (冬天用来做成缥絖,给孩子们御寒取暖。) 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 (衣服和帛子都不是不能做的,只是因为债款太多,赋税沉重,所以买不起好衣裳了。) 注释: 1. 大茧至八蚕:大茧可以养活八只蚕,小茧只能养活一只蛹。 2.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儿夫督机丝,输官趁时节。 向来催租瘢,正为坐逾越。 朝来掉篗勤,宁复辞腕脱。 辛勤夜未眠,败屋灯明灭。 译文: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儿夫监督机器丝线,送交官府按时完成。 过去因为欠租而留下疤痕,正是为了逃避拖欠的债务。 早晨起来忙于纺纱,怎么会忘记疲惫的身体。 辛勤劳作到深夜,破旧的房屋里灯光闪烁不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主妇在纺织过程中的艰辛和无奈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峨峨爇薪炭,重重下帘幕。 ——烧火的柴草堆得高高的, 重重地放下了纱帘和布幕。 初出虫结网,遽(jù)若雪满箔(bó): 刚从茧里出来的小蚕儿开始吐丝结网,好像铺满了白雪般的桑叶。 老翁不胜勤,候(hòu)火珠汗落。 ——老蚕辛苦劳作,等待燃烧时珠串般的桑叶滴下的汗水。 得闲儿女子,困卧呼不觉: 等到了蚕儿熟了的时候,孩子们、媳妇们就都困倦得躺下来呼呼大睡。 赏析: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 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 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 后妃应献茧,喜色开天颜。 注释: 1. 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在晴朗的天气中,打开雪白的屋子,门外的街道上铺满了银色的积雪。 2. 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完成了蚕的养殖工作,春天已经走到了尾声。 3. 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邻居们互相祝贺,老人家和妇女们都欢笑着庆祝这个时刻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采采绿叶空,剪剪白茅短。 撒簇轻放手,蚕老丝肠嫩。 注释:采摘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抛洒在地上。剪下一根根白色的茅草,然后轻轻地把它们放在手边。 山市浮晴岚,风日作妍暖。 会看茧如瓮,累累光炫眼。 注释:山顶上飘浮着晴朗的云气,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不久,你会看到蚕蛹像瓮一样堆积在地面上
【注释】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的样子。 簌簌: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田家:指农家。此时:指农忙时节。 村舂(chōn):古代一种以木棒击打谷物的工具。响相答:指村里的杵臼相互应答的声音。 行闻:听见,听到。炊玉香:炊烟袅袅升起,如玉屑飘落。 流匙滑:指用杵臼捣米时的动作,勺子在臼内来回滑动。 更须:还要。转轮:指水车,利用水流的动力推动磨石或碾子转动。地碓(dí):古代的一种舂米工具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屋里蚕三眠,门前春过半。 桑麻绿阴合,风雨长檠暗。 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 偷闲一枕肱,梦与杨花乱。 译文: 在屋子里,蚕已经睡了三次,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桑树和麻的绿色阴影合在一起,风雨中长灯暗淡。 在叶子底下,蚕丝繁多,躺着像书写的笔画很短。 偷得空闲时,我枕着手臂小憩,梦与杨花混作一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养蚕的景象。首句“屋里蚕三眠”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三眠三起馀,饱叶蚕局促。 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柘添浓绿。 竹闲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注释: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指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时,人们会进行浴蚕活动。 三眠三起馀:三眠指的是春蚕在生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眠、食、吐丝,其中“三起”是指春蚕从眠中苏醒后开始进食的过程。 饱叶蚕局促:形容春蚕吃饱了食物,身体变得紧凑起来。 众多旋分箔
诗意与译文对照: - 第一句: 耕图二十一首浸种 注释: 耕作图解,二十一首中包含有关于浸种的。 - 关键词: 耕图、浸种、二十一首 - 第二句: 禾黍已登场,稍觉农事优 注释: 成熟的庄稼已经登上了市场,感觉今年的农事相当顺利。 - 关键词: 禾黍、登场、农事、稍觉 - 第三句: 黄云满高架,白水空西畴 注释: 天空中布满了黄色的云彩,田野里的水流在西边显得格外清亮。 - 关键词: 黄云
织图二十四首浴蚕 麦黄雨初足,蚕老人愈忙。 辛勤减眠食,颠倒着衣裳。 丝肠映绿叶,练练金色光。 松明照夜屋,杜宇啼东冈。 注释: ①麦黄:指小麦成熟,金黄的麦浪。 ②蚕人:养蚕的人。 ③桑叶:蚕吃的叶子。 ④丝肠:形容茧子像肠子一样细长。 ⑤练练:形容光泽明亮、洁白如雪。 ⑥松明:用松木做的火把。 ⑦杜宇:杜鹃鸟名,又名布谷,声如“不如归去”。这里借指蚕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