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璹
注释: 时雨已经降下,好的庄稼一天天茁壮成长。 去除草根就像去除邪恶一样,要确保所有的根都彻底铲除。 泥泞中让牛犊用鼻子拱地,膝盖上留下泥土的纹路。 思念圣天子,也许他也在思考如何进行鸟耕。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农耕劳作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辛勤耕耘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译文】 农事巧用机械,利器由心匠作。 转动轮轴的转盘,滚滚鸣响翠浪。 三春将尽时,万顷如掌平展。 牛渐热喘气,怀想丙丞相。 【注释】 1. 浸种:指农民在播种前把稻麦等种子浸入水中,使种子吸水膨胀,以便于播种。 2. 力田:勤劳耕作。巧机事:巧妙利用农具进行耕作。 3. 利器:精良的工具。由心匠:由内心控制工具。 4. 翩翩:旋转的样子。 5. 衮衮:声音大而响亮的意思。 6. 长怀
【注释】 1. 耕图:古代一种农书。二十一首,本题指《耕图》中的第二十一篇。浸种:指在雨后进行春播的准备工作。 2. 溪头夜雨足:溪头,指田间的溪水边。雨足,指雨水充分。 3. 门外春水生:门外,指农田之外的地方,这里指田外的水塘、河流。秋收之后,这些地方的水位会下降,春天则水位上升,因此称“春水生”。 4. 筠篮:用竹篾编成的篮子。浅碧:淡青色,形容颜色浅而呈青绿色。嘉谷:好稻谷。 5.
注释: -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景象,农人戴着雨具,披着蓑衣冒着春寒。 - 破块得甘霔,啮塍浸微澜。这句诗描述了农民在耕地时,用犁头翻动泥土,使得水花四溅,湿润田地的景象。 -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这句诗描绘了农民在泥泞的田间劳作时,四蹄深陷泥中,感到沉重和疲惫。 -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像牛一样默默付出
注释: 1. 脱绔下田中,盎浆著塍尾。脱掉裤子下到田里,提着水罐浇地的边。 2. 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走遍田地间,铲除杂草和泥土。 3. 迟迟春日斜,稍稍樵歌起。春天的阳光慢慢斜下来,远处传来了歌声。 4. 薄暮佩牛归,共浴前溪水。傍晚带着牛回来,一起在溪水中洗澡。 赏析: 这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脱下裤子,走进田间,手提水壶为田地浇水。他沿着田埂行走,铲除杂草
农桑将有事,时节过禁烟。 轻风归燕日,小雨浴蚕天。 春衫卷缟袂,盆池弄清泉。 深宫想斋戒,躬桑率民先。
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 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 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 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楼璹,通判邵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 除行在审计司。 为十五年,福建市舶使,荆湖北路、南路转运使。 二十五年,知扬州,兼淮南路转运使(《攻愧集》卷七六《跋扬州伯父耕织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二十六年,主管台州崇道观,致仕。 三十二年卒,年七十三。 《宋史翼》卷二○有传。 今录诗四十五首。 生卒年:1090-1162),字寿玉,1字国器
楼璹,通判邵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六)。 除行在审计司。 为十五年,福建市舶使,荆湖北路、南路转运使。 二十五年,知扬州,兼淮南路转运使(《攻愧集》卷七六《跋扬州伯父耕织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 二十六年,主管台州崇道观,致仕。 三十二年卒,年七十三。 《宋史翼》卷二○有传。 今录诗四十五首。 生卒年:1090-1162),字寿玉,1字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