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嗣绾
【注释】 1.芳草渡:在今江苏常熟市。 2.欹笠晚:斜倚斗笠。欹,倾斜。 3.挂鞭迟:把马鞭子挂在树枝上。 4.风韵:风采,风度。 5.吴儿:即吴歌女。 6.牛背:指骑着牛背的牧童。 7.两三枝:形容笛声悠扬,如春柳初生。 8.牡丹:这里指盛开的芍药花。 9.画:比喻诗人的诗句。 10.寻诗:寻找诗歌,即欣赏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田园风光的小诗。首句写烟景,次句写雨丝,三
茶瓶儿 帘阁春阴如酿。个云烟、有人供养。 云蓝袖写新诗唱。记得在、绿天天上。 别来暮寒无恙。听茶声、易成惆怅。 风前只看薰香像。早瘦到、篆烟模样。 【译文】: 帘子后面的小楼,春天的阴霾就像在酿酒一样。有云彩的人在吹奏笛子,为它写下了新的诗歌,唱出了它的心声。我还记得那时,它在天上自由飞翔的景象。自从分别后,傍晚的寒夜再也没有感到安宁和温暖。每次听到风吹过茶叶发出的沙沙声
风中柳 小小香苏,占得几分红旭。 便秋林、也如新沐。 苏台山麓。 苏堤湖曲。 更苏门、啸声堪续。 旧盟还在,指点数间茅屋。 到而今、倦游应足。 苏仙清福。 苏卿高躅。 倩苏娘、织成图幅。 译文: 风吹过柳树,轻轻的飘动着细长的枝条,仿佛是带着几分红色的朝阳。即使是秋天的树林,也好像被新的阳光洗过一样,显得格外清新明亮。 我站在苏台山的山脚下,眺望远方的苏堤湖,那里的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翠楼吟 胡城东六安舟次得绝句四章,风格清绝,友人为写其意,余赋此词。 雁外云浓,鸦边墨淡,秋光横抹林表。 长淮来短艇,消受得、白蘋风饱。 共谁吟眺。 只一两三家,水回烟绕。 柴门悄。 打鱼人去,钓丝空袅。 谁料。 画里相寻,有荒汀断岸,写侬行稿。 旧游浑不是,早放鸭、船都归了。 夕阳多少。 便红煞离亭,不成霜晓。 伤怀抱。 凭君细看,鬓先君老。 注释: 1. 翠楼吟:即《翠楼吟·芦叶满汀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楼烟雨图,诗人蔡浣霞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楼、波影、绿水、烟雨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甚迢迢波影,绿到旧湖乡”描述了湖水波光粼粼,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这里的“迢迢”形容波影远,而“绿到旧湖乡”则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界白成烟,飘青作雨”,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湖中景象的迷离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注释】: 一重春水一重扉。思依依。 好在东风庭院、见梅妃。绿苔生卧衣。 陇头人去是耶非。梦稀微。 梦到和烟和月、小疏篱。翠禽三两飞。 【赏析】: 《鬲溪梅令》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该词逐句的翻译及赏析。 “一重春水一重扉” 这一句开篇就描绘了一幅春水满溢的景象,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声声慢·过红梅阁》。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解: 第一首 声声慢 桥边的霜被冻住了,沟水还泛着红色的余晖。清晰地看到影子映到了秋天的边缘。 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 脉脉(意指脉脉含情)阑干,指的是栏杆上挂着的红色帷幕,象征着离别之情。碧城十二遥连,意味着远处的城池仿佛隔着十二重山峦一般遥远。 湘娥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 湘娥,古代传说中的湘水的女神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的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百字令 - 这是一个词牌名,通常用于填写七言诗或词,每句七个字。 旗亭烛短,向清尊照破、离愁千叠。 - 在旗亭中,蜡烛很短,只能照亮酒杯中的美酒,而无法照亮诗人心中的离愁。 泥样心肠收拾尽,苦为闲云相忆。 - 诗人用“泥样”来形容自己的心,就像泥土一样,被情感深深地搅动
临江仙 万绿平畦堆罢亚,门前看饮吴牛。 烟横雨直不曾休。 水田凉处,人影澹于鸥。 泉韵泠泠高枕好,当时我记清游。 思量多半恨扁舟。 五湖归梦,飞破稻香秋。 注释: 万绿平畦——形容田野上一片碧绿,整齐划一,像万顷绿色的草坪一样。 堆罢亚——指把泥土堆积成山。 门前看饮吴牛——站在门外观看耕牛喝水的情景,吴牛是指长江以南的水牛。 烟横雨直不曾休——意思是说,烟雨天气中,天空中的云气纵横交错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更漏子”、“醉秋声”。 2.斜阳:落日。 3.一片清商:形容声音凄厉悲切。 4.残声:指蝉鸣声。 5.行云:飘浮的云。 6.系:牵挂。 7.倚树罢思量:靠在树下不再思考。 8.扇底新凉:扇子底下带来的清凉。 9.高槐古柳:高大的槐树和古老的柳树。 10.江乡: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思乡之情的短歌。上片写秋夜景致及所感。下片抒情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