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嗣绾
【解析】 此词上阕写词人春日寻芳,下阕抒写对春光的留恋。这首词是写春日寻芳的。“探春令”三字起得好,点出题意。“梦香庭院,是谁写出,洗妆风露。”这一句化用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梦香”,指梦中闻到香气。这一句化用温庭筠“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之句。“洗妆风露”指梳妆打扮后,在春风吹拂、秋露滋润的庭院里闲适地度日。“恰殢云无影,禁烟有约,管得诗魂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点绛唇”,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从诗中找出能够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睡破梅花,江南好梦重重掩。”写梦中人辗转反侧,翻来覆去,难以成眠。她被春风吹得衣衫薄薄,却依然紧裹着,怕被寒风吹冷。“茅屋空山”两句是说:在空寂的茅屋里,他与她的约定何时能实现?“愁难遣”一句直抒胸臆
【注释】 江馆:江边的官舍。 天远:天空遥远。 雁行零落晚风前:大雁在夕阳晚风吹拂下排列成队,逐渐消失在天际。 缠绵:形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 十三筝柱弦:指筝上十三根弦,这里代指弹筝的人。 知否:知道吗? 冬郎:指冬天的丈夫,即所思念之人。 相思透:相思之情已深入心扉。 一曲双红豆:用红豆来比喻心意相通的恋人,这里指一对情侣。 恨迢迢:恨相见遥遥无期。 又归潮:又迎来潮水。潮水涨时
《醉花阴》是北宋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题目取自其词的开头两句。全词共三百六十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春日园中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翻译: - 花雾盈盈风艳艳:形容春天的景象,花雾弥漫,阳光明媚。 - 满院宜春面:院子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 春也爱春晖,一寸斜阳,红上春衣线:春天也喜欢阳光,阳光照射下的景物更加鲜艳。 - 年来同是离巢燕:每年这个时候,燕子都离开了它们的巢穴
青玉案 闻蝉 无情碧到天涯树。都付与、蝉声去。小曳孤筇门外拄。柳阴天半,丝儿挂著,一寸斜阳住。 萧疏鬓影看看暮。只向人、闲饱清露。记得停琴凉共伫。画楼倚遍,曲廊立尽,肠断无寻处。 译文: 我独自一人漫步在无人的林间小路上,周围都是一片寂静,只有蝉鸣声回荡在耳边。我拄着拐杖,慢慢地行走着,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我抬头望去,只见一片柳树在天边摇曳生姿,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句释义: 1. 甃云轻,檐雨细。一碧洗桐天气 - 这两句描述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场景,甃(jiao)指的是瓦片,檐雨指的是屋檐滴下的雨水,而天井(tian jing)和桐树(guang tree)则象征着自然美景。 2. 摊竹几,坐茶坪 - 这里描述的是坐在竹制的矮桌上,品茗欣赏茶坪上的风景。摊竹几是放置竹桌的动作,茶坪可能是一块平坦的石头或石阶供人休息。 3. 嫩凉衣上生 -
踏莎行 拾翠天低,踏青路远。横塘日日春人满。红泥四面水中亭,绿阴三尺门前缆。午梦愁长,花风鬓短。春游输与春归晚。当时塘上笑行云,如今更比行云懒。 逐句释义 1. 拾翠天低:形容天空很低,好像可以拾取到地上的翠色。 2. 踏青路远:春天外出踏青,行走的道路很远。 3. 横塘日日春人满:横塘每天都充满春天的气息,人潮如织。 4. 红泥四面水中亭:红色的泥土铺成的水边亭台。 5. 绿阴三尺门前缆
【译文】 夕阳西下,帘卷起,我凝望着江面。 点点归船在水面上,秋天的意境已经爬上心头。 那许不能成愁?说甚丹枫乌桕,消瘦。 不似旧时江边,晚鸦声苦雁声酸。 一片荒寒。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帘卷夕阳楼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江面,楼台上的帘子被轻轻卷起,仿佛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然而,诗人的注意力却并不在此
湘月 为黄花云题《三十六湾草堂图卷》楚天如梦,冷清清、飞入半湾斜照。 枉渚回汀,三十六、一曲一波肠绕。 水约裙拖,风催簟卷,遣尽闲怀抱。 骚魂何许,愁根种满香草。 听说江上楼台,湘娥倚处,泪雨无昏晓。 一点君山青碍眼,几叶征帆归了。 斑竹飘烟,绿华乘雾,坐掩孤屏悄。 鹧鸪啼过,为君谱出吟稿。 【注释】 1.黄花云:指诗人的朋友,名不详。 2.《三十六湾草堂图卷》:是一首词牌名,此诗即以之为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手法赏析。此题考核诗句的含意、技巧以及情感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诗句的内容,然后分析表达的技巧和思想感情。解答时注意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写景抒情(或描写对象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的思想感情、运用的结构、语言特点、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天外鹭丝凉到顶:鹭鸶的羽毛像白色的丝带一样飘逸凉爽; 碧玻璃色成千顷:绿色的水波映衬着蓝天,如同透明的翡翠,一望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