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烛短,向清尊照破、离愁千叠。
泥样心肠收拾尽,苦为闲云相忆。
柳絮谁家,桃花无主,不似春时节。
篆灰易冷,玉钗一夜敲折。
当日扇角题名,图中写艳,抵死禁离别。
应有东风知我恨,吹得鬓丝成雪。
堤月寻歌,桥霜约梦,沟水空消息。
钿筝何许,雁行三两难觅。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的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百字令 - 这是一个词牌名,通常用于填写七言诗或词,每句七个字。
旗亭烛短,向清尊照破、离愁千叠。 - 在旗亭中,蜡烛很短,只能照亮酒杯中的美酒,而无法照亮诗人心中的离愁。
泥样心肠收拾尽,苦为闲云相忆。 - 诗人用“泥样”来形容自己的心,就像泥土一样,被情感深深地搅动。他把所有的心事都放在了“闲云”上,希望它能够记住他的思念。
柳絮谁家,桃花无主,不似春时节。 - 柳絮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归宿;桃花盛开却无人欣赏,因为它们都在春天已经凋零了。
篆灰易冷,玉钗一夜敲折。 - 夜晚到来时,炉中的炭火逐渐变冷,玉钗也因寒冷而变得脆弱,容易折断。
当日扇角题名,图中写艳,抵死禁离别。 - 当年在扇子上题名的人,画了许多美丽的女子,但最终还是被禁止离开。
应有东风知我恨,吹得鬓丝成雪。 - 应该有一种东风知道我的心有多恨,它吹过我的鬓发变成了银白色。
堤月寻歌,桥霜约梦,沟水空消息。 - 我沿着河岸寻找歌声,在桥上等待霜降来约定梦想,但是河里的水却没有任何的消息。
钿筝何许,雁行三两难觅。 - 钿筝在哪里呢?只有几行大雁,它们飞得很低,几乎看不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诗人用“泥样心肠”形容自己的情感,用“柳絮”、“桃花”比喻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用“风”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怨恨和对爱情的执着。最后一句“钿筝何许,雁行三两难觅”,则以“钿筝”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失去的爱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