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嘉缜
注释: 树木生长十年,等待成材取实,寒神静敛。 金凫宝篆,无那隔帘人远。 岁华暗数,又吹到、满城霜霰。 怜几许、冷巷穷檐,留与阳春行遍。 火候试参深浅。 论心情热路,经过都倦。 镕铅化汞,肯作寻常红艳。 成灰不惜,好留下、相思恩眷。 先领取、暖意冲融,黄绵同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炭的描写,表达了对温暖和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看到“树木十年,待成材取实,寒神静敛”
【诗句释义】 1. 一枝春:指春天的花朵。 2. 其二:这是第二首诗,与第一首相对应。 3. 兰气吹云:形容兰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如同云彩般轻盈。 4. 恰蓬松鬓影:形容女子的头发蓬松,如云朵般美丽。 5. 红装倦倚:形容女子穿着红色的衣裳,显得有些疲倦。 6. 犀帷深下:形容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犀牛之帷幔般深沉。 7. 留住许多春意:形容女子的居室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之中。 8
【注释】 ①巡防道:官名。唐代于边境地区设“巡防使”。②遮:遮挡,指山路曲折、迂回。③茧:比喻山的外形。④蛇:形容路弯曲像蛇一样。⑤风:此处指西北风。⑥丝:斜雨像丝一般细密地飘洒着。⑦娇:娇嫩可爱。⑧荍(yǐ)花:一种香草,又名艾蒿。 【赏析】 《浣溪沙》是唐词的一种体裁,属小令词牌。此词写景,写人,以景衬情,寄情于景中。上片写景,写山路的曲折迂回;下片写人,写行人在风雨中迎风而走,不惧恶劣天气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玉楼春·戏拈半偈》,全诗如下: 玉楼春 丁丁檐铁寒声溜。 室浅宵深霜气骤。 无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镫影瘦。 戏拈半偈闲参透。 说与解人同信受。 楼高影在月来先,花好香生风定后。 注释: 1. 丁丁:形容声音清晰响亮。檐铁:指屋檐上的铁制装饰。 2. 室内狭小,夜晚降临时,霜气来得突然而强烈。 3. 清晨的曙光微弱,没有多少睡意,诗人的心情也显得有些忧郁。 4.
注释: 1. 遍汀洲,渔火淡:遍布的江边沙洲,渔船上的灯火显得暗淡。 2. 鸥盟何处:与海鸥结盟的地方在哪里? 3. 一声初趁,长天云净澄潭露:一声鸣叫开始的时候,天空中飘荡着淡淡的云雾消散,清澈如水的湖泊上露出点点晶莹的露珠。 4. 羃秋夜清徂:在秋天的夜晚中,我漫步向前。 5. 排就行行筝柱:一排排的筝柱排列整齐。 6. 韵远不嫌孤舞:音乐悠扬而不孤单,仿佛舞蹈般地流动。 7.
虞美人 流光不肯闲中撇。检得官奴帖。 回文织罢下鸳机。推起绿纱窗子学临池。 柳家新样元和脚。腕力怜伊弱。 砑光纸嫩爪痕尖。旁印半弯新月影纤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虞美人·寄内》。诗中描绘了妻子在家绣花的情景,表现了夫妻之间深深的感情。 首句“流光不肯闲中撇。”意为时光不会随意流逝,而是被紧紧地抓住。这里用“流光”指代时间,暗示时间的宝贵和不可多得
【解析】 本诗是作者回忆与友人相会于江边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之情。“瞿塘”“滟滪”,指重庆;“潇湘”指湖南,即长沙;“乌衣巷口”,南京秦淮河一带,是当时有名的富贵之地。 【译文】 寒灯下,伴着影子坐在深宵, 曾几时? 已成畴昔。 鬓发萧飒。 感怀飘荡的蓬草, 廿四年前此地。 有多少事情, 浮云似情态异, 全难以记起。 只魂销神散, 从此瞿塘峡中, 在滟滪滩边的猿啼里。 还曾驾双桡船,
瑞鹤仙 将去后坪 天寒山意净。 弹指间、飞红留下爪印。 空桑戒回瞬。 况衔香鹿扰,忘机鸥韵。 情遥别近。 看一树、柳烟散暝。 最怜他曲磴,重寻换了,前番风景。 归稳。 犀帷听雪,鹤径吟梅,居然心称。 言归又吝。 去与住,两难并。 争闲云、只向长空舒卷,负了柳明花靓。 算何如、早迓阳春,归心又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现象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春天的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精神;然后根据试题要求,从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阑干昼静春如海”,写春光明媚的景象。“芳辰刚到清明”,点明时间,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红楼好梦被谁惊”,写诗人梦中所经历的事情。“莺儿枝上,闲唤两三声”,描写了莺儿在树上的啼叫。“几日园林新雨后,拨空翠影生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联的具体内容,结合注释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最后指出其作用。 本诗前两句写陌上桑叶,后两句写陌上人,从物到人。“使君且莫觑罗敷”,用一个“觑”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罗敷美貌的倾慕,同时也表明他与罗敷之间的悬殊距离,从而为下文写自己被拒绝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