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陌上桑如幄,饶他晓露轻濡。
使君且莫觑罗敷。
红罗裙子,不分系明珠。
燕子归来春正好,绿阴何处提壶。
丝丝烟柳要人扶。
斜阳影里,飞絮满平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联的具体内容,结合注释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最后指出其作用。

本诗前两句写陌上桑叶,后两句写陌上人,从物到人。“使君且莫觑罗敷”,用一个“觑”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罗敷美貌的倾慕,同时也表明他与罗敷之间的悬殊距离,从而为下文写自己被拒绝作铺垫。“红罗裙子,不分系明珠”,写罗敷美丽动人,连衣服上的珍珠都不愿系上去,以突出她的美丽。“燕子归来春正好”,“燕子归来”是自然界中春天到来的一个标志,而“春正好”则表明诗人对罗敷美丽的赞美。“绿阴何处提壶”,“绿阴”是诗人想象的景象,也是他眼前之景。“飞絮满平芜”一句写景,但景中含意丰富,既写了暮色中飞絮满天的情状,又写出诗人内心的落寞惆怅之情。

【答案】

译文:

陌上的桑树繁茂如幄幕,晓露轻轻沾湿了桑叶。太守啊你千万别看那穿红裙的少女,她的裙子上没有明珠的装饰。

燕子归来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我独自在绿荫深处提着酒壶饮酒。杨柳丝条随风飘拂着,斜阳映照下柳影摇曳。

赏析:

《临江仙·其二》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上阕先写陌上桑叶,再写陌上人,由物到人。“使君且莫觑罗敷。”“使君”即太守,指词人自己,词人用了一个“觑”字,既表现了他对罗敷美貌的倾慕,同时也表明他与罗敷之间的悬殊距离,从而为下文写自己被拒绝作铺垫。“红罗裙子,不分系明珠。”写罗敷美丽动人,连衣服上的珍珠都不愿系上去,以突出她的美丽。“燕子归来春正好”,“燕子归来”是自然界中春天到来的一个标志,而“春正好”则表明作者对罗敷美丽的赞美。“绿阴何处提壶”,“绿阴”是作者想象的景象,也是他眼前之景。“飞絮满平芜”。这句写景,但景中含意丰富,既写了暮色中飞絮满天的情状,又写出诗人内心的落寞惆怅之情。

下阕开头写自己被拒绝。“使君且莫觑罗敷”,用一个“觑”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罗敷美貌的倾慕,同时也表明他与罗敷之间的悬殊距离,从而为下文写自己被拒绝作铺垫。“红罗裙子,不分系明珠。”写罗敷美丽动人,连衣服上的珍珠都不愿系上去,以突出她的美丽。“燕子归来春正好”,这句写景,但景中含意丰富,既写了燕子归来的景色,也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欣喜之情。“绿阴何处提壶。”“绿阴”是作者想象的景象,也是他眼前之景。“飞絮满平芜”一句写景,但景中含意丰富,既写了暮色中飞絮满天的情状,又写出诗人内心的落寞惆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