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翰
水龙吟·张大经寓第牡丹 【注释】 旧时来往燕都:旧时,过去;燕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当时以汴州、南京为“燕京”; 为花常向花前醉:为,因为;常,总是;为花,指因花而饮酒;醉,沉醉其中; 十年一梦:十年,指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时间;一梦,像一场梦; 鬓丝如许,尚余情味:鬓丝,形容年岁渐长的头发。许,大约。余情味,留下一些感情的痕迹。 曾见君家,后园深处,满栽姚魏:曾见过你家里
【注释】: 1. 扁舟载酒:泛舟饮酒。 2. 直转:直接绕过。 3. 水门:古代城门的涵洞,即城门上的闸门,是进出城门的地方。 4. 二三名老:指济南府学的前几名的学生,这里指的是学生。 5. 城头晚翠:傍晚时的城楼,青色的城楼映照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美丽。 6. 高歌一曲:唱歌,唱一首歌。 7. 清樽旋拆白泥封:酒杯被打开,喝上一口。 8. 呼作白头翁:将你当做白发老者。 9. 忘情:忘记忧愁。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贺新凉”、“绛都春”等。双调,六十八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去年:指绍兴二十五年(1155)冬,作者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时。东来:到东边来了。这里指作者从金国来到南宋。 尝说:曾经说。辽阳好:辽阳即今辽宁辽阳市。辽阳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的前线,也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首都。 低暗:昏暗。 阵云高绕:战场上乌云密布。 幕府:指将军幕府。幕府中人才济济
水龙吟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注释: 1. 水龙吟:词牌名。 2. 中年:指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年龄阶段。 3. 恶(wū)怀:忧虑的心情。 4. 欢难遇:欢乐难得遇见
【注释】 水龙吟·送程达之万户还宣城:词牌名,作者为张元干。 万户还宣城:指程达之官任万户而归宣城,即宣城万户。万户,唐宋时一种虚衔,以赏功。 【译文】 我少年时知道您,胸中壮怀与秋天一样辽阔。天戈南下,您几次屯兵驻防,又多次领兵出征。您笔砚从戎,诗书为将,世间少有。想您在静处求田问舍的时候,就辞得了功名。 兵府水围山绕,雄深不碍吟稿。秋高时候,羽书催急,渡江须早。号令重明,角声风冷,剑华霜晓
【注释】 两株:指梅花。两株如玉:形容花白而细。 尽红:全开了。 芳春:美好的春天,指春天的梅花。 比问:比较。 寻黄:即“寻黄”,一种黄色的梅,这里代指梅花。 出尘:超然脱俗。 倚风标格:倚着风的样子。 消得一词新:意思是说,梅花能唱出新词来。 青崖:指山名,在今陕西商县西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
【注释】: 除:任命,指任命官职。 望吾州:望着自己的州郡(即所在之地)。 政:正是。 锦云:形容云彩绚丽多姿。 东湖: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南。 【赏析】: 这是一篇寄怀诗,抒写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一书除得海边头”,是说诗人被任以重任而离开故土,到海边去上任。第二句“惆怅无地、著羁愁”,表达了诗人因远行而感到愁苦的心情。第三句“何处望吾州”是说自己身在异乡,不知家乡在哪里
【解析】 此词以“幽香拍塞”起笔,点明红梅开放时幽香四溢,香气充盈周围。接着写红梅盛开的美景,词人赞叹道:“问开到、几层春。”谢绝了蝴蝶和蜜蜂的亲近,只让凤凰来亲近它。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花比作人,突出了红梅傲然挺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下片写红梅的艳丽之美。词人运用比喻手法:“醉红肌骨,艳红妆束”。这两句描绘出红梅娇嫩的肌肤,艳丽的装扮。而“能有许时新”一句
注释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未要清云着脚,且簪黄菊盈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仿佛凤麟洲。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赏析 此词上阕写自己年华易逝,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下阕抒发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的内容,最后指出其表现手法。 本题考查炼字。炼词是指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表情达意。炼句是精心地选择句子的语句。炼字是精心地选择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