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情感等,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 “榴花”是石榴花,“燕新乳”是燕子衔来的初乳。诗人以石榴花的盛开比喻了江头竞渡的热闹场面,又借燕子的新乳暗示了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收残雨”指春末夏初,雨水将尽,天气开始转晴。诗人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景象:江面上,竞渡的鼓声如雷
芙蓉花边燕客歌 朝见芙蓉开,暮见芙蓉老。 韶光似箭不少留,镜里朱颜岂长好。 主人留客多欢情,玉壶置酒花前倾。 群公掉头不肯饮,何如莫向花边行。 尊中有酒能尽醉,花亦向人取欢意。 酒阑斫剑歌莫哀,明年花发应重来。 译文: 早晨看到芙蓉花开,傍晚又看到它凋零枯萎。时光像箭一样快速流逝,不能长久停留。镜子中的容颜怎能永远美丽?主人挽留客人,热情洋溢,在花前摆放美酒。然而群公却摇头拒绝饮酒
清夜对月 万古一轮月,清光照九州。 长生白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斛之穷愁。 人生百年世稀有,去岁红颜今白首。 凭谁唤起谪仙人,乘月高歌对樽酒。 对樽酒,发长叹,月中桂树不可攀。 功名富贵我何有,诗卷长留天地间。 注释:清夜对月:在清幽的夜晚,对着圆月饮酒赏月。 万古一轮月,清光照九州:自古以来,明月照亮了大半个中国。 长生白兔捣灵药,不能医此万斛之穷愁:长生不老的白兔捣碎了灵丹妙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南州大旱禾黍枯,赤日照地如红炉。 —— 描述的是南方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庄稼枯萎,整个大地如同被赤红色的太阳烤得发烫的炉子。这反映了极端的天气状况和对农作物的严重影响。 - 注释:南州 - 指南方的地区。 - 译文:南方的农田面临严重的干旱问题,土地干裂,作物枯萎。 2. 老龙卧稳鞭不动,无乃上帝封江湖? —— 比喻干旱是上天有意为之,可能是为了考验或封禁某些力量。
豹枕为罗孟载赋 豹枕,是诗人罗邺的诗作。豹,指老虎。罗邺,唐朝诗人,有才华,但一生坎坷。他的诗才横溢,却屡遭贬谪,生活艰辛。这首诗就是他在贬谪途中,看到一只虎枕(即老虎形状的枕头)后,写下的一首咏物诗。 古今才名孰可数,人言罗邺诗中虎。 自古以来,才子们的名字,谁能一一列举?人们说,罗邺的诗才如同一只老虎一般,威猛无比。这里的“古今”,既指从古至今,也暗指作者自己
【译文】 天风浩荡,卷帘呼酒,期待着明月的到来,只见明月已飞上东山。大地顿时皎洁明亮,好像千山万山都披上了雪衣。何处飞来的仙鹤,一声铁笛响裂了苍崖?你原来是故侯的后代。问我为何还要感叹月亮的圆缺呢?我打算踏着云梯上天去,广寒宫中桂花正在盛开。 【注释】(1)胡伯辉:即李白,字太白。(2)天风浩荡浮云开:天空中,大风刮得飘荡的浮云散去。(3)人间飒爽无炎埃:人间清爽,没有炎热。(4)卷帘呼酒待明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徐县丞伯澄写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废后荒草的未央宫,被拾来作为砚台的画面。诗人对徐县丞的才情和对历史的热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们看到第一句“未央废后成荒草,片瓦拾来如拾宝。”这里描述的是未央宫的荒废景象,荒草萋萋,片瓦残破,但被徐县丞拾来后,却如同得到了无价之宝一样珍惜。这里的关键词是“荒草”、“片瓦”和“如拾宝”
【注释】: 1. 葛仙仙去几百年,尚留丹井阳山前。 注释:葛仙是传说中的仙人,几百年后依然留在了这个地方,留下了丹井和阳山。 2. 丹气夜烛东南天,不知妙道何人传。 注释:丹气在夜晚如同蜡烛般照亮了东方的天际,但是这神奇的道理却无人能够传授。 3. 李君好仙仍好学,到处题诗兼卖药。 注释:李君不仅喜欢仙家之术,还喜欢学习。他四处题诗,还贩卖草药。 4. 只今归隐白云深,服食金丹养黄鹤。
```plain 辽东城上风凄凄,华表柱头秋月辉。 千年白鹤作人语,至今闻者为伤悲。 伤悲复伤悲,今古悠悠无尽时。 何当服食生羽翼,还从海上寻安期。 【注释】 - 辽东:指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地区,历史上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 - 风凄凄:形容风声凄凉、寒冷。 - 华表(huábiǎo):古代皇宫门前的一种装饰性建筑,用以象征皇权威严。 - 秋月辉:秋天的月光照耀着华表柱。 - 千年白鹤
铜雀砚为谢检校叔宾赋邺中废瓦荆榛里,几对鸳鸯飞不起。 千年雨露饱涵濡,蕴蓄元精呵出水。 君家瓦砚古更奇,龙尾凤咮真堪齐。 昔年盖覆贮歌舞,此日研磨助发挥。 呜呼粉黛成尘土,惟有文章照千古。 摩挲此砚为题诗,汉魏兴亡俱可悲。 注释: 1. 邺中废瓦荆榛里:邺中,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邺城,是曹操和曹丕的都城。废瓦荆榛里,形容这里曾经繁荣昌盛,现在却只剩下废弃的瓦片和荆棘杂草。 2. 几对鸳鸯飞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