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注释】 送范知县美解赴京分题得九仙台:这是一首送别诗。范知县,指范成大的堂弟范大尹(名美)应召入朝任官,临行之际,作者作此赠别。 玉山根盘数百里:玉山,即今浙江天台山,相传为仙人所居。根盘,指山的根部。 上有高台半空起:指玉山顶上建有一高台。 地辟天开玉削成:开辟了天地间的仙境,玉山就像用刀削成的一样。 今来古往神居止:从现在到古代,神仙都居住在这里。 亭亭万仞撑晴空:形容山峰高大巍峨。万仞
诗句释义 1 蒲萄酒,鹦鹉杯:这里指的是使用葡萄和鸟形状的酒杯来饮酒。 2. 举杯纵赏酴醾开:酴醾是一种花,盛开时香气四溢,所以用它来比喻美酒。纵赏意味着尽情享受。 3. 翠裾红袖缓歌舞: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随着音乐起舞的场景。 4. 戏蝶游蜂纷往来:蝴蝶和蜜蜂在花间飞舞,增加了宴会的活泼气氛。 5. 人生及时且为乐,莫待花残春寂寞:这句话表达了要及时享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北山黄九鼎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联: 诗句: 周颙去北山,乃取当时讥。 译文: 周颙离开北山后,便开始受到当时人的讥讽。 注释: 周颙,即晋代诗人周颙,因不满朝廷腐败而隐居不仕。 赏析: 这一联表明了周颙在出仕与隐逸之间做出的选择,以及他在选择后的境遇,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李如愚的《题李太白把酒问月图》: 1. 把酒问明月:拿着酒杯向明月发问。 2. 今古悠悠几圆缺:自古以来,月亮的盈缺变化无常。 3. 月轮虽缺有时圆:尽管月轮有缺损,但仍会有时圆满。 4. 人似浮沤还易灭:人的生命就像漂浮的浮沫,容易破灭。 5. 团团桂树摇天风:桂花树在风中轻轻摇曳。 6. 琼楼剧饮歌吹蒙:在华丽的楼阁中尽情地饮酒歌唱。 7. 举杯邀月月在手
这首诗是诗人为丁御史五老履端图题写的,描绘了丁御史的五老图。 第一句“正月二日天气和”,描述了正月二月的天气和气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第二句“东风忽尔来相过”,描绘了春风突然吹拂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发。 第三句“汀洲草堂集五老,春酒介寿欢如何”,描述了在汀洲的草堂上,丁御史召集了五位老者,为他们庆祝春天的到来,饮酒祝福。这里的“五老”可能指的是五位老者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题写王自闲的“四子”可渔、可樵、可耕、可牧,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的向往。 (一)堪舆何茫茫,万汇生其中。 堪舆:即堪舆术,古代一种迷信,认为地有吉凶方位。堪舆何茫茫,指世间万物生于天地之中。这句诗表明诗人以“堪舆”为喻,来表现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二)鸿荒世已远,淳元变浇风。 鸿荒:古称远古。淳元:指原始社会。变浇风:改变纯朴的社会风气
【注】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归去来辞:是一篇抒情诗,写归隐田园生活。 译文: 田野荒芜已久,彭泽县的官位又何必再要求五斗米的俸禄呢? 徘徊在门前的小路上抚着孤松,怅惘地遥望归鸟。 耳孙为国家精忠报国,但自己与耳孙的出处不同,却有同样的志气。 想起柴桑游还没有实现,只能看着这幅图画仰望高风。 赏析:《题陶用大渊明归去来辞图》是洪泗州虹县人镇襄阳授武节将军的一首七言绝句。首联“田园荒芜亦已久
太行山的南面有盘谷,玉笥山环绕着盘谷。 山中的高人继承了李愿的高风,在盘谷中筑起了环山亭。 两座山峰回旋曲折,环绕着山间幽深的居所;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石头在水中可数得过来。 住在这里的村民都喜欢渔樵之乐,他们的家族前朝时曾列过圭组。 当今天子治理天下,为何不建一座环山亭? 环山亭中的美景让人自得其乐,秋桂的影子映衬着春兰的香气。 长松亭亭玉立,修竹之间还有鹓鸾和麋鹿。 兴之所至扫石而坐
幽人(指谢氏家族)给我展示了一幅东山读书图。 耳边如闻猿鹤呼唤,仿佛在山林间回响。 云生寒岩翠缥缈,树夹流水青扶疏。 其中有山房绝潇洒,苔藓侵阶藤覆瓦。 角巾隐几是何人,谢氏贤良读书者。 译文: 幽人向我展示东山的读书图,让我仿佛听到猿和鹤的叫声。 画中山峰云雾缭绕,绿意盎然。树木夹杂在溪流旁,苍翠欲滴。 图中有一座别致的山房,周围环境清幽。台阶上长满了青苔,藤蔓覆盖着房屋的瓦片。
【赏析】 这是一首自遣诗。诗人慨叹自己年老多病,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因此感到十分悲伤和苦闷,于是借写诗来排遣心中的愁绪。 首联点明题旨。“觉衰自遣”,即自觉衰老而自我解脱。开头两句,就表达了这种感受。这两句是全诗的纲,其他七句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颔联承上启下,承接首联而来。前一句用典。“苏李”,见《汉书·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中,益穷困,胡人留欲杀之。……武卧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