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之
【注释】 1.《拟古》: 模仿古人的风格写的诗。2.南国:南方地区。3.佳人:美女。4.秀色:美好的样子。5.春阳:春天的阳光。6.机杼(zhu,织布机):织布用的机具。7.绮(qǐ,细丝织品):一种用彩色丝线织成的有花纹的衣服。8.兰房:美玉砌筑的房间。9.凉宵:寒冷的夜晚。10.步:走。11.罗袜:指丝织的袜子。12.中宵:深夜。13.理丝簧:弹拨乐器。14.凤笙、瑶瑟:都是古代乐器。15
访驿马精舍能上人不遇识其从孙萧生进修夜坐诵诗次日书此识别留简能公 清晨起床,心情突然变得忧郁,我骑着马去高原行走。 四周的山峦多雾气,阳光照耀下孤峰显得格外明亮。 中午时分到达江边渡口,烟艇在沙地上漂浮。 登上岸后,我迷失了方向,岔路错综复杂。 忽然想起昨天见到的驿马寺,长久以来一直向往能公的大名。 询问道路通向烟雾缭绕的地方,阡陌纵横交错。 渐渐地进入石路上,松萝郁郁葱葱。 龙象虽然显得寂寞
注释: 1. 精庐极萧爽,乃在匡山涯。 精庐,指寺庙的僧舍或修行者居住的地方。萧爽,形容环境清幽、凉爽。匡山,指匡山(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的一座山)。涯,山的边缘或水边。整句诗的意思是:寺庙里的僧舍极其清幽凉爽,它位于匡山的边缘上。 2. 鲜飙泛林木,旭日生岩扉。 鲜飙,新鲜的风。泛林木,风吹过树木。岩扉,岩石制成的门。整句诗的意思是:新鲜的气息吹过树木,太阳从岩石的门缝中升起。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匡山石室》。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群山争盘纡,众壑尽奔放。 - “群山争盘纡”描述山脉如同在争夺空间一样,层层叠叠,曲折盘旋。 - “众壑尽奔放”描绘山谷间水流奔腾,气势磅礴。 - 整体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 2. 中峰最奇绝,直立数千丈。 - 指出石室位于山峰中央,最为奇特壮观。 - “直立数千丈”形容山峰直插云霄,高耸入云。 - 表达了对山峰高峻的赞叹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炎运昔中否,仙吏乃遁逃。 - 炎运:指炽热的运命或时代。 - 中否:处于中间位置,不顺利。 - 仙吏:神仙的官员。 - 遁逃:逃避,隐退。 - 译文:炽热的时代不顺利,神仙的官员选择逃避隐退。 - 注释:这里用“炎运”和“中否”来形容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而“仙吏”则是指那些在这个时代中寻求隐逸的人物。 - 赏析:通过“炎运”与“中否”的对比
秋林读诗图为章光远赋 疏雨稍侵竹,轻飔已满林。 山窗敞虚寂,席户映深沉。 蟏蛸或陊几,蜗牛时触琴。 酌酒□石上,把卷高梧阴。 披览未终帙,繁思浩盈襟。 羲农倏已远,叔季递荒淫。 怀哉鲁连子,轻世有遐心。 愿保金玉体,遗以瑶华音。 行当拂尘服,就子碧山岑。 诗句注释 - 疏雨:零星的细雨。 - 稍侵:渐渐侵袭。 - 轻飔:微风。 - 山窗:靠近山的窗户。 - 敞虚寂:空旷宁静。 - 席户:门扉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庆怀想余青阳先生所作,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过安庆怀余青阳先生 淮壖古重镇,龙舒实雄冠。 显显青阳公,衔命兹屏翰。 文能宣皇风,武能折凶悍。 仁能抚士卒,知能辑流散。 孤城抗千里,一身当敌万。 运否拙壮图,时屯负英算。 城亡遂捐躯,仗节死国难。 忠义凛霜日,声名炳星汉。 我来当夏杪,延览遂兴叹! 俯仰成古今,兴亡犹在眼。 疲人稍归廓,买舍临江岸。 午风舟舫集,夜霁灯火乱。
野老看云图 【注释】“野老”:指隐居山林的老者。“看云图”:指欣赏山水画中描绘的云和山景。 “文湍”:文溪,一条清流。“激幽涧”:水流激荡于幽静的山谷之中。 译文:一位隐士在欣赏着一幅山水画,那是一幅描绘着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图画。画中的文溪潺潺流过幽深的山谷,白色的云彩飘浮在远处的山峰之上。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山水画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 诗句释义: - 仙山百馀仞,振衣聊共登。 - 阳林映昭晰,阴壑泻璁琤。 - 灵泓蟠玉虬,丹荑冒翠藤。 - 霏霏縠雾敛,冉冉卿云升。 - 栖遁皆真侣,摛掞尽高朋。 - 虽非幔亭会,终使逸情增。 译文: 在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岂、刘旻、李文同登上西峰的烟云台,以登高望远为韵各赋四首诗。 仙山有一百多米高,我振衣而上,与众人一同登顶。 阳光下的山林明亮如镜
【注释】: 结构凌紫烟,玲珑望青巘。 花开一水明,松暝众壑晚。 惊麋隐还见,长萝披复卷。 既同风中咏,复此林下宴。 流眄属淹延,言归犹缱绻。 谁言薄当世,暂欣尘事远。 【译文】: 结构凌驾于紫色的烟雾之上,玲珑剔透地眺望着青山之巅。 花儿绽放着一片明丽,松树的影子投映在山谷中,黄昏降临了。 受惊的獐子隐藏起来,又现出身影,长长的藤蔓披散开来,再次卷曲。 既然和风中的吟咏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