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素娥作意失幽期。我自不凭伊。 举杯重叹,帖云微笑,应道人痴。 如今老去无情绪,只有睡相宜。 建溪一啜,木樨数翦,酒醒归时。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词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诗词原文: 素娥作意失幽期。我自不凭伊。 举杯重叹,帖云微笑,应道人痴。 如今老去无情绪,只有睡相宜。 建溪一啜,木樨数翦,酒醒归时。 2.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素娥作意失幽期。我自不凭伊。
诗句释义: 1. 眼儿媚:这是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长调”,是一种较长的词形式。 2. 楼上黄昏杏花寒:描绘了一幅在黄昏时分,楼上的杏花显得特别寒冷的景象。 3. 斜月小栏干:描述月亮斜挂在栏杆上的情景。 4. 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这里用燕子和征雁来衬托黄昏的气氛,同时提到了“画角声残”暗示战争或离别的场景。 5.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风中
【注释】 紫帔红襟(yīlì)艳争浓——紫色披风,红色衣襟。艳丽相争。 光彩烁(shuò)疏栊(lóng)——光彩闪耀于稀疏的窗棂之间。 小字——指花名。 瑞为高姓(hái),道骨仙风——瑞是吉祥之物,高姓指高贵之身。道骨仙风指仙人之风度。 此花合向瑶池种,可惜未遭逢——此花应该种在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即瑶池),却因为未遇到它该遇到的人而无法生长。 阿环看了,羞回眼尾,愁聚眉丛——阿环看了后
这首诗的注释为: 叠翠阑红斗纤浓。云雨绮为栊。只忧谢了,偏须着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 眼儿媚·其二(第二首) 【注释】 ①叠翠阑:栏杆。 ②绮:华丽的丝织品。 ③栊:门。 ④谢了:凋零了。 ⑤守定:守候。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只忧谢了”一句,写爱情的脆弱,“偏须着意”,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不妨守定”一句
青锦成帏的香炉里,盛满了浓郁的瑞香。这香气雅致地称誉着小帘栊。主人好客,用金杯留人共饮,在春风中倚靠欢聚。 不知为何来到尘世,这香似乎曾与旧日相逢。江梅退步,幽兰偷偷偷看,回避着芬芳丛中。 【注释】 ①“青锦”:指青花瓷。 ②“帏”:帘子,帷幕。 ③“主人”:这里指席上的客人或主宾。 ④“金杯”:指酒杯。 ⑤“因甚”:为何。 ⑥“香似”:像……一样。 ⑦“曾逢”:曾经相逢。 ⑧“江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分析: 1. 首句:“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 注释:春天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花间小路上,花香随着微风轻轻飘散。 - 赏析:这句诗通过“迟迟”和“弄轻柔”两个词,传达了春天阳光和微风的温柔,以及花间小路上香气的细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花径暗香流”进一步描绘出春天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
晴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 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 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注释: - 晴云:晴朗的天色。 - 十丈:形容云层非常厚密。 - 杉溪:杉树环绕的溪流。 - 偏称:特别符合或者适合。 - 夜凉:夜晚的凉爽。 - 月朗:月光明亮。 - 霜飞:霜花飘落。 - 谪仙:指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李白。 - 人间世:指现实世界。 - 此恨
眼儿媚 · 愁云淡淡雨潇潇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译文:天空中布满了淡淡的愁云,细雨纷纷,日复一日。 注释:愁云:比喻心中的忧愁、忧虑;淡淡:形容愁绪不浓或不深重;雨潇潇:形容雨点密而大。暮暮复朝朝:形容时间不断重复,一天天过去。 赏析:诗人以“愁云”与“雨”为背景,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思念之情。他描述了时间的不断循环,一天又一天,仿佛陷入了无尽的等待之中,无法自拔。 别来应是
眼儿媚 何须著粉更施朱。元不在妆梳。寻常结束,珊珊环佩,短短裙襦。 花羞柳妒空撩乱,冰雪做肌肤。而今便好,小名弄玉,小字琼奴。 注释: - 何须著粉更施朱:不需要涂抹胭脂和红色来装饰自己。 - 元不在妆梳:原本就不需要打扮(梳妆)。 - 寻常结束:平常的样子。 - 珊珊环佩:形容女子身上佩戴的环佩清脆悦耳。 - 短短裙襦:形容女子穿着短裙。 - 花羞柳妒:花朵因害羞而不敢盛开
眼儿媚·代答 史达祖笔下,七十二鸳鸯,珠佩锁瑶箱。期花等月,秦台吹玉,贾袖传香。十年白玉堂前见,直是翦柔肠。将愁去也,不成今世,终误王昌。 注释与翻译 1. 七十二鸳鸯: - 鸳鸯指夫妻或恋人,此处可能指古代宫廷中的贵族或官员。 - "七十二"表示数量之多,强调其豪华或重要程度。 2. 珠佩锁瑶箱: - 珍珠和翡翠制成的饰品被用来装饰女子,象征财富与高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