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分析:

1. 首句:“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 注释:春天的阳光柔和地洒在花间小路上,花香随着微风轻轻飘散。
  • 赏析:这句诗通过“迟迟”和“弄轻柔”两个词,传达了春天阳光和微风的温柔,以及花间小路上香气的细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同时,“花径暗香流”进一步描绘出春天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次句:“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 注释:清明时节已过,那些令人怀念的往昔时光已经难以回首。此时,天空被乌云笼罩,仿佛有什么东西将朱红色的楼阁紧紧锁住了。
  • 赏析:此句以清明节后的景色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云锁朱楼”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层比作是束缚朱楼之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3. 第三句:“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 注释:午时醒来,听到窗外小鸟清脆的叫声,让人心生欢喜。然而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却有一种无法驱散的春愁悄然萦绕心头。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鸟儿叫声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从“午窗睡起莺声巧”,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刚刚醒来时的愉悦心情,但随即而来的“何处唤春愁”又揭示了他内心的不安与忧虑。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4. 第四句:“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 注释:在绿杨树的倒影中,海棠花在亭子旁绽放;红杏花则在枝头显得格外娇艳。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其中,“红杏梢头”这一细节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姿态,还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这种生动的画面感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感情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