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
《转应曲 其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内容如下: 春梦。春梦。 谁向小窗分送。梦中说梦尤疑。 身外分身绝奇。奇绝。 奇绝。魂共烛花凝结。 注释: - 春梦:春天的梦境。 - 谁向小窗分送:是谁把春天的梦境送到了我的小窗里? - 梦中说梦尤疑:在梦中谈论梦境本身就让人感到疑惑。 - 身外分身绝奇:身体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自己,这种奇特的现象。 - 魂共烛花凝结:灵魂与烛光相依
注释: 千里千里,指相隔遥远的距离。 只在离人足底。别来吴苑花香。又复燕台夜凉。凉夜。凉夜。酒薄衾单多谢。 译文: 离别之后,我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只留下离人的足迹。自从离开吴苑,那里的花香已经消失无踪。如今再次回到燕台,夜已深,凉意袭人。在这样的夜里,我喝着薄酒,躺在冷床上,感谢你给我的安慰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转应曲其一 天上。天上。 谁把两丸安放。东西沧海漫漫。 出没真如转丸。丸转。 丸转。天也有时不管。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特点及诗人的情感等。 《转应曲 其二·七夕(壬午)》全诗共三联,第一联为第一部分。“啄木”二字,点明题旨,表明是咏鹊的;“暗把金钱自卜”,以“金钱卜”比喻女子嫁娶
【注释】 转应曲:词牌名。旅愁:旅途中的思乡情。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不似莺歌燕语:比喻离别的人像杜鹃那样,啼声哀切,叫人断肠。离人梦掩舟中:离人的梦都被掩映在小船的船篷里,不能看见。树红:指杜鹃花。 【赏析】 本篇是一首伤春怀远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春天的景色,来表达他因离人远去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全篇用典贴切,意境凄清,语言流畅。 上片写景,以“杜宇”点明季节
织女,织女。 天上的银河慢慢升起。河西远远地惆怅牛郎。 天路在今夜良,良夜。 良夜。秋净明河如泻。 指四方的天空。金风渐起,指秋天到了。河西,指黄河以西,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地方。良夜,好夜晚。秋净明河,指秋天的银河清晰明亮
【注释】 飞雪:飘飞的雪花。 青青芳草:鲜绿的草地。 斜日闲阶:斜阳照射下的闲散台阶。 长昼:漫长的白天。 下帘子人瘦:垂下帘子的院中的人消瘦。 【赏析】 《转应曲·暮春》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这首诗写暮春时节,柳絮飞舞、芳草茵茵的景象和庭院里长昼无事,人们懒散无聊的生活。全诗语言清新,描写细腻,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译文】 两只燕子,双燕双飞。你还记得吗?曾经在初春的桃花上翩翩起舞,那美丽的娇面。分别时,黄莺刚刚离开,柳条才刚刚长出嫩芽。如今又见你飞临高楼,柳絮纷飞,这春天可要离去了。 【注释】 1. 转应曲:词牌名。双燕:双燕双飞。 2. 曾识桃花娇面:指曾相识的女子,即《诗经·邶风·静女》中所说的“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为红色笔,借指女子;桃花为红颜,娇面即美女。 3. 别时黄鹂初垂柳:别时
【注释】 新月:新月,指月亮。 来照瑶房锦瑟:月光映照在华丽的闺房中,如锦瑟般悦耳动听。 杏红罗帔嫌单:杏红色的罗衣,觉得穿得单薄。 门掩梨花峭寒:门关着,外面是冷清的梨花,给人一种冷意。 寒峭:形容冷。 著得郎衣偷笑:因为穿着单薄而感到害羞,忍不住偷偷地笑了。 【赏析】 《转应曲》是元代散曲家乔吉的作品之一。此曲写一位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以及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转应曲:唐代教坊曲名。 ②碧玉搔头: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妆用具,用碧玉制成。 ③萧郎:指情人,这里指所爱的人。 ④珊瑚枕畔:珊瑚做成的枕头边。珊瑚,一种珍贵的宝石。 ⑤见:被看见。 【赏析】: 《转应曲》三首是唐教坊曲名。这是第三首。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东风沉醉之后醒来,起身寻梳碧玉搔头的情景。她问身边的“萧郎”:你看见了吗?没有,没有。他只在她的珊瑚枕畔。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