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双燕。
曾识桃花娇面。别时黄柳初垂。
又见高楼絮飞。飞絮。
飞絮。那得不教春去。
【译文】
两只燕子,双燕双飞。你还记得吗?曾经在初春的桃花上翩翩起舞,那美丽的娇面。分别时,黄莺刚刚离开,柳条才刚刚长出嫩芽。如今又见你飞临高楼,柳絮纷飞,这春天可要离去了。
【注释】
- 转应曲:词牌名。双燕:双燕双飞。
- 曾识桃花娇面:指曾相识的女子,即《诗经·邶风·静女》中所说的“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为红色笔,借指女子;桃花为红颜,娇面即美女。
- 别时黄鹂初垂柳:别时,离别之时。黄莺刚从树上飞走,杨柳刚开始发芽生长,形容春天将尽,柳条开始发芽的情景。
- 又见高楼絮飞:高楼,这里指的是古代诗人所居之处,如李白、杜甫、苏轼等文人墨客居住的地方。絮飞,柳絮飘飞,形容春天来临的季节变化。
- 飞絮:飞花,这里指的是柳絮。
- 那得不教春去:那,那能。得,能够。教,让。春去,春天就要离去。
赏析:
此词是一首伤离怀人的小令,表达了离别之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全词以双燕双飞的景象起兴,通过对桃花和柳树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色,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