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所作的《春闺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第一句: 重门半掩梨花院,博山飞烟绕梁转。 注释:梨花盛开,庭院深深,门半掩着,给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感觉。博山(指一种香炉),袅袅升起的烟在梁间盘旋。 第二句: 晓莺啼傍小窗来,只在柳梢看不见。 注释:清晨,莺鸟啼叫声伴随着微风从小窗飘入耳中,但声音似乎只停留在柳树的梢头而不落于地面。 第三句: 罗衣单薄恶春风
黄昏溪上语人稀, 零落交游我独悲。 有约不来过夜半, 谁收松下著残棋。 注释:夕阳西下,溪边小路上的人们稀少,我与朋友们的交往也日渐稀疏,内心感到无比孤独和悲哀。约定了的事情却迟迟未到,仿佛已经过了半夜,是谁还在那里静静地坐着,看着那些被风吹散在松树下的残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独自行走在溪边小路上的景象,通过“黄昏”、“溪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
【注】: 薄交:交情浅的人。 奚(xī):何,什么。 嗔(chēn):发怒、生气。 【赏析】: 这是一首感叹交友难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失望和不满。 首联“古人结交能结心,云天争高海同深。”意思是说,古时候人们交朋友是真心实意的,他们的感情就像云天一样高远,像大海一样深邃。 颔联“许身慷慨死知己,一诺不翅千黄金。”意思是说,为了知己而死也无怨无悔,这种诺言的价值连千金都不为过。
日重光行 太阳又升起来了,每天向西沉没,每天从东方升起。 太阳重又光明了,是谁称你为太阳? 当时羿射九个太阳,如何只有你一个没有受伤? 太阳再次重又光明,浴在咸池拂榑桑的照耀下,周天不停照射八荒。 人们都归入长夜台,长夜多么漫长啊! 太阳重又光明,宇宙混沌初开时有盘古,如今你独在盘古已经死亡。 太阳又重新变得光明,东方天又明亮起来,夜台仍然昏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的鉴赏要着眼于诗歌的内容以及形式两方面分析,重点注意关键句的赏析。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答题。 (1)“凤鸟何不至”,是说凤凰为什么不来。这是诗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愤懑。“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鸟能致百兽,象征吉祥,是太平盛世的象征
来日大难 来日大难谁汝怜,头白面皱命弗延。 早知大难学神仙,不食烟火无死年。 王乔八公术可传,蓬莱采药无楼船,不如即时有酒据眼前。 一醉可以通,大道合自然。 无事长欢笑,荷锸相随不须吊。 营营以朝暮,寿比篯铿亦虚度。 释义: 来日大难谁汝怜,头白面皱命弗延。 - 明日有大难,可怜之人无人怜惜,他们头发已白,脸上布满皱纹,寿命将尽。 早知大难学神仙,不食烟火无死年。 - 若早知道有大难发生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昔此与郎别,此是郎归路。 注释: 从前和夫君告别的地方,现在是丈夫归来的路。 赏析: 此句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期盼再会的情感。 2. 望郎不归几朝暮,当时恨不随郎去,今日知郎在何处? 注释: 望着丈夫没有回来几个早晨和傍晚,当时我多么希望跟着他一起去,但现在却知道他在何处了。 赏析: 此部分反映了诗人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3.
译文 早上在园中采摘鲜花,晚上就在织机上纺纱线。 妇女们纺织不停歇,姑妈们纺纱也不停歇。 园中的鲜花总有尽头,虫蛀和风蚀使花受损。 倘若碰到商人来买,价格就难以估量。 织布时经多而纬少,为了好看只好连夜赶制。 不惜用一斤两的价钱购买材料,只求衣物边饰好。 门前催要租税,催还钱币又催布匹。 细心地织成布衣,却担心监官发怒。 年饥负有私债,钱财物品都无借贷可依。 打算把余钱全交官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四边词》中的第三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露下碧梧巢凤寒,悲螀暗啼金井阑。 “露下”指的是早晨时分,天气清冷。“碧梧”是指梧桐树,一种常绿乔木。“巢凤”指的是凤凰栖息于树上。“寒”表达了梧桐和风中梧桐上栖息的凤凰的寒冷之感。“悲螀”(jiāng)是一种蝉,叫声凄厉,常用于表达悲伤之情。“暗啼”表示无声地发出哀鸣。“金井阑”指的是金制的井栏,象征着富贵和奢华
四时词 其一 江天欲雪云已同,画堂和气春风中。 银鹅金凤盘翠沓,肉屏光照氍毹红。 译文 江天快要下雪,云彩和天空已经融为一体,仿佛是一幅图画。在华丽的厅堂里,春天的气息和暖洋洋的春光交织在一起。银色的大鹏和金色的大凤在盘子上堆叠如山峦,红色的地毯上铺满了鲜花,美丽得令人目不暇接。熊掌、驼峰和羊尾酒摆满了餐桌,锦织的筝和宝瑟宛如女子的纤手般柔软。烛花被轻轻剪去一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