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一:“碧天新霁片云无,一望澄江似练铺。” - 翻译:晴朗的碧蓝天空下,没有一丝云彩,视野开阔地望去,长江如一条细长的白绸铺展开来。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景画面,通过“新霁”一词传达出天气的晴朗和空气的清新。“片云无”则强调了天空的清澈与广阔。“澄江”和“似练”都形容江水的明净和光滑,如同未经过任何杂质的丝织品。整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诗句释义: - 第一句:“九月十四日上亲策试赐膳华盖殿西庑下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 - “九月十四日”指的是皇帝在这一天进行策试,而“赐膳华盖殿西庑下”则表示这次策试的具体地点在华盖殿的西庑。 - “以大行皇后丧设酒不荤”说明皇帝是在为已故的大行皇后举行丧礼期间进行的策试。 - 第二句:“大明开运主文昌,多士争能翰墨场” - “大明开运”指国家政治清明,国运昌盛。 -
南村风景异,胜似辋川多。 山露前峰塔,江明落照波。 诗僧留偈别,学究抱琴过。 石上残棋局,旁观已烂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南村风景异,胜似辋川多。” 这句表达了南村的风景与众不同,甚至超过了著名的辋川(指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这里的“胜似”表明南村的风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知名的地方。 2. “山露前峰塔,江明落照波。”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解析】 “一曲清泠水,深如濯锦江”:一曲清澈的水流,深得如同洗过丝绸的锦缎。 译文: 那溪流像一条曲曲折折的清澈的河流,其深度就像洗过丝绸的锦缎一样。 “啭枝花底鸟,吠窦月中尨”:在树枝上鸣叫的鸟儿,好像在月光照耀的院子里叫着。 译文: 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的鸟儿,好像是在月光照耀的院子里叫着。 “鱼罧通西泖,茶烟起北窗”:渔网连着西面的湖面,茶叶的清香飘散到北面的小窗。 译文:
【注释】 貔貅: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敌人,这里指敌军。 觇:窥视。 青油幕:即青色的帐篷。 精兵:精锐的部队。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关将士抗敌守关的诗。诗人在描写了将军和士卒奋勇杀敌的情景后,笔锋一转,由写战况转到写将士的生活和战斗准备。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形式整齐,音律和谐,读来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唐人诗歌“格律严整,音调谐美”的特点。 首句“壮士如貔力拔山”
【注释】 春晖堂:指春天的阳光照耀的堂宇。 良辰:美好的时光。 画阑:有画饰的栏杆,泛指精美的建筑。 芍药:又名“将离”,是牡丹科、芍药属的一种植物,为多年生落叶丛生攀缘灌木,花色艳丽,香气浓郁,被人们誉为“花仙”。 笼灯:用纱罩着的灯具。 银碗:古代一种食器,以银制成。 和酪:即调乳。 公子:这里指主人或东道主。 霏唾玉:形容说话时言辞如玉珠飞溅,文采飞扬。 佳人:美女。这里指宴会上唱歌的人。
十月十六日早发龙江驿,晚泊新河上流望采石山。 船出龙湾去路赊,故乡回首眇天涯。 一双柔橹西风逆,三面空樯落日斜。 云起淮山将作雨,潮登江岸欲吞沙。 明朝采石经行处,闪闪寒空见落鸦。 【注释】: 十月(农历) 龙江驿(在今安徽当涂东北) 新河(长江支流) 采石山: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矶(旧称采石山)。 赊:遥远。 眇:极远。 柔橹:小桨。 西风:顺风。 将作雨:快要下雨。 吞沙
九月三日,我奉天门早朝,得到了赐予的宝钱。 香蔼天门卫仗闲,例随鹓鹭入朝班。 侍仪引我进殿,名字初奏,给事传宣,奖赏就颁。 宫扇受风开雉尾,衮衣耀日动龙颜。 腐儒何幸遭明圣,得预观光禁阙间。 译文: 在九月三日,我奉旨到天门早朝,得到了皇上赐予的钱财。 我被香雾围绕,守卫着天门,侍卫和皇帝一起进入朝堂。 在侍仪的带领下,我进入大殿,名字第一次被奏报,奖赏就颁发了。 我的宫扇迎风展开,就像雉尾一样
【诗句释义】 1. 旧时月色为吕希阳训导——旧时的月光,是吕希阳在教导我。 2. 月到衡门有意无——月亮到了衡门(地名),似乎有意图,但又似乎没有。 3. 相随出塞又归吴——就像跟随军队出塞然后又回到江南吴地。 4. 适来此夕又何夕——正好在这个时候,又是怎样的日子呢? 5. 照见今吾即故吾——月光照耀下,现在的人就是过去的我。 6. 屈指秋光重自省——屈指计算着秋天的时光,重新自我反省。 7.
【译文】 万里长风扫积阴,碧天如洗籁沉沉。 今宵何处无明月,比屋谁家有赏心。 诗句惊人从和寡,酒杯到手莫辞深。 南楼已负凭阑约,老子胡床兴不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全诗以景起,以情结,写尽了秋夜之景与中秋之情,读来别有一番风味。首句“万里长风扫积阴”,点明时令是秋天,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他此时心情郁闷,如同秋风扫过阴云,扫除一切杂念,也写出了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