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出龙湾去路赊,故乡回首眇天涯。
一双柔橹西风逆,三面空樯落日斜。
云起淮山将作雨,潮登江岸欲吞沙。
明朝采石经行处,闪闪寒空见落鸦。
十月十六日早发龙江驿,晚泊新河上流望采石山。
船出龙湾去路赊,故乡回首眇天涯。
一双柔橹西风逆,三面空樯落日斜。
云起淮山将作雨,潮登江岸欲吞沙。
明朝采石经行处,闪闪寒空见落鸦。
【注释】:
十月(农历) 龙江驿(在今安徽当涂东北) 新河(长江支流) 采石山: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矶(旧称采石山)。
赊:遥远。 眇:极远。 柔橹:小桨。 西风:顺风。
将作雨:快要下雨。 吞沙:吞吐激荡。 落日斜:夕阳西下。
淮山:指安徽省的淮水之滨。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由采石矶沿长江东下归建康途中,描写了诗人在长江上溯游时沿途所见的景物和所感的心情。首联写自己乘坐小船离开龙湾出发的情景和对故乡的思念;颔联以“柔橹”、“西风”、“空樯”等词描绘船行途中的景色;颈联写即将下雨的景象和激荡的江水;末联写诗人在采石矶上岸时,看到夕阳西斜,天空中飞满了乌鸦。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俊爽,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优秀的写景诗。
【创作背景】:
公元1403年(弘治八年),严嵩专权,国事日非,诗人因上书言事被贬为贵州副使。次年(弘治九年)春,他乘舟从采石矶出发,沿江而下,经过龙湾、新河,到达南京附近。五月间,他乘舟过南京,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