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风入松 爱闲何事罢清尊。花落未开门。朦胧心眼回帆后,检春衫、半是愁痕。旧渚梦寻芳草,丛台目断孤云。 伶俜楼燕语黄昏。啼笑何曾分。几重罗幕馀寒殢,问东风、怎与温存。莫怨危阑烟柳,人间处处销魂。 注释: ①风入松:词牌名,此词为作者所自创。 ②清尊:指酒杯。 ③花落:比喻女子的离别。 ④回帆:指归去的帆船。 ⑤检:察看、检查。 ⑥旧渚:旧日的渡口。 ⑦丛台:古台名。 ⑧伶俜:孤独的样子。 ⑨楼燕
风入松·湖墅即事 【注释】冉冉:慢慢、轻轻地。衣香:衣服散发的气味。蜻蜓:蜻蜓在花间飞舞。消受:经受,承受。莫遣:不要让。 楚云冉冉绕花行。云比花明。无情却为衣香醉,傍瑶阶、飞上蜻蜓。悄地教人双扑,不知何事干卿。 【赏析】“楚云冉冉绕花行”,以云喻花,形容花的娇艳,也写出了花的美丽。而“云比花明”又写出了花的高洁和艳丽,是作者对花的喜爱与赞美。“无情却为衣香醉”,这句诗既表现了花的美丽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 注释:登高而望,忽然之间四周的山峦全都消失了。在雾中观看景色,就像在雾中看山一样。我们相伴着一起住在文殊院里,倾听着松林中的松涛声,那声势浩大得如同狂风暴雨一般。我静待着傍晚的雨水过后,靠在窗前的时候总是感到有些害怕,因为天气冷。 老僧笑语劝加餐。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经岁竟无夏令
风入松 四时芳序等闲过。老子况婆娑。倦游谙尽江湖味,雁孤飞、万里云罗。霜信变衰草木,蟾光倒影山河。 锵鸣鸾凤曲中多。独寐不成歌。风停雨霁如年夜,甚灯前、归梦便讹。浊酒愁城能破,凄清无奈秋何。 注释: 1. 四时芳序:四季的美景。2. 老子: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自称。3. 婆娑:形容树叶随风摆动的样子。4. 江湖味:指在江湖中的经历和感受。5. 雁孤飞、万里云罗:大雁在空中飞翔,形成一幅壮丽的景象
风入松 双鬟小小上兰堂。检点紫茸香。玉纤把玩团圞饼,双飞凤、灿灿生光。庭际风吹纨扇,炉边红袖飘扬。 松风蟹眼试新汤。一缕篆烟长。惠山泉水翻云浪,擎瓯至、强起方床。酒病几分消却,花阴闲送斜阳。 注释: - 双鬟小小上兰堂:指年轻女子(侍女)小步轻移,登上了兰花芬芳的厅堂。 - 检点:检查,核对。 - 紫茸香:即“紫茸茶”,一种名贵的茶叶。 - 玉纤:形容女子的手白嫩如玉,纤细如玉。 - 团圞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要理解诗句意思,再对照注释进行解释。“虎邱山色郁崔嵬”的意思是虎邱的山峦色彩浓重,雄伟高大。“烟暖花开”的意思是烟雾氤氲,花儿盛开,春光明媚。“龙笛”是龙形的笛子。“金钗”是金色的发簪。“剑池鹤涧讲经台”的意思是剑池和鹤涧都是佛教圣地,讲经台在剑池上
微风细细送行云,云散远天青。 秋千柱散花飞后,剩遥山、眉黛轻盈。 冷落后堂宿燕,凄迷湿树啼莺。 残阳遍解向人明。 译文: 微风吹过轻轻送走了行云,云朵散开后,天空变得格外清澈。 秋千上散开的花朵飘落之后,只剩下远处的山峰,像女子淡淡的眉毛一样轻盈。 在空荡的后堂,燕子被冷落地栖息着,湿漉漉的树叶上传来啼鸟的叫声。 夕阳洒满大地,为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注释: 1. 微风细细送行云
风入松·秋柳 楼台望远最神伤。昨夜又微霜。秋心摇落应难尽,剩疏疏、挂住斜阳。忽忆漫空飞絮,天涯断梦茫茫。重来倚棹向银塘。无复旧风光。烟痕欲补如何补,费寒蝉、百遍思量。知有而今憔悴,春堤悔种千行。 【注释】 (1)楼台望远:登上高楼眺望远方。 (2)昨夜又微霜:昨天夜晚又降了薄霜。 (3)秋心摇落应难尽:秋天的心绪摇落,难以尽消。 (4)剩疏疏:只剩下稀疏的几枝。 (5)漫空飞絮:漫天飞舞的柳絮。
【注释】 重寻断梦到天涯:重访梦中的故乡。 残春去后心情懒:残春之后,心情懒散。 怕经过、燕垒蜂衙:恐怕经过那些燕子垒巢和蜂窝的地方。 独自小停瓜架:独自在瓜架上停下。 文彩向谁夸:文采向谁夸耀。 风露怎周遮:风吹露水怎能遮住。 东篱:指菊花丛生的地方。 一霎秋魂欲化:一时间秋风中仿佛有秋天的魂魄要消散。 【赏析】 这是一首伤秋词。上阕抒写对往日生活的追忆与今昔对比
风入松 送花玉五姑母归瓦梁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 歌残金缕不胜愁。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注释: 风入松(词牌名) 送花玉:花玉是女子的雅称。 五姑:指花玉的母亲。 姑母:母亲之兄的妻子。 瓦梁:即瓦房,此处代指家中简陋的房子或居所。 沟水:指家乡的水道或河流。 杨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