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
老僧笑语劝加餐。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登临忽失四围山。景向雾中看。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坐待黄昏雨过,凭轩时怯衣单。
注释:登高而望,忽然之间四周的山峦全都消失了。在雾中观看景色,就像在雾中看山一样。我们相伴着一起住在文殊院里,倾听着松林中的松涛声,那声势浩大得如同狂风暴雨一般。我静待着傍晚的雨水过后,靠在窗前的时候总是感到有些害怕,因为天气冷。
老僧笑语劝加餐。蔬笋正堆盘。香厨别有仙风味,羡壶天、日月偏安。经岁竟无夏令,立秋犹带春寒。
注释:寺里的老和尚笑着劝告我进食,桌上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和豆腐。香炉旁的厨房里,别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香味,真是羡慕仙人般的生活。一年过去了,居然也没有进入夏季,秋季到来的时候,仍然带着春天的寒冷,没有炎热的气息。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中秋后,作者因久病卧床,在文殊院疗养期间。上阕写在文殊院的所见所感。“四围山”三句为第一层,言登高远眺,四野皆山,唯见雾气蒙蒙,景色迷蒙。“相携小住”二句为第二层,言与友人同在文殊院小驻,聆听松涛之响,如怒涛翻滚。下阙写在文殊院的生活。“老僧”五句为第一层,言老僧劝饮,菜肴丰盛,香气四溢,令人羡慕。最后两句是结尾的议论。
全词语言朴实无华,却写得意境清奇,颇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