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本调以《玉树后庭花》、《清商怨》为正体,两首一体。前后片各五句四仄韵转一韵,双调一百零二字,平韵。此词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六句四仄韵转一韵,后片六句五仄韵转一韵,前后片均十一句七仄韵。 昨宵情:昨夜的情思。 今夜又:今天晚上。 岂是等闲能彀:岂能轻易得到。彀,通“够”。 须忍耐:一定要耐心(忍耐)。 细温存:慢慢地、细心地对待。 趁灯儿未昏:趁着灯还亮着。 爱煞绿娇红软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夏景:夏季景象。 壬午: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壬午是天干中的第七位。 柳阴深:树荫浓密。 苔径滑:小路上布满了青苔。 枝上小莺调舌:小鸟在树枝间鸣叫。 冰簟冷:竹制的凉席冰凉。 帐烟轻:帷幔上的烟雾轻柔飘散。 凭阑调玉笙:倚着栏杆吹奏玉笛。 南池雨:南方池塘边的降雨。 西山电:山的西边雷电交加。 一沼菰蒲自战:一个池塘里的荷花和水草正在战斗。 蝶对对
诗句释义: - “杜兰香”:指兰花,这里可能借指女性。 - “嬴弄玉”:嬴,古姓,名弄玉,是传说中的美女之一。 - “仙家眷属”:指神仙的家族或眷恋的人。 - “锦瑟短,玉箫长”:形容乐器的长短不一,比喻事物之间的不同。 - “何曾作髻忙”:指女子梳头的动作并不匆忙。 - “月纤纤,花醋醋”:形容月亮和花朵都细腻娇美。 - “时节近来重五”: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 “沉醉后”
更漏子·木兰舟,桃叶浪 木兰舟,桃叶浪。 来回撇波江上漾 空载恨,不拦愁。 夕阳红尽头 断肠花,随意草。 一年芳计须早算 休掩泪,且衔杯。 相逢能几回? 注释: - 木兰舟:指船名,常用于形容小船。 - 桃叶浪:形容江水波动的样子,似桃花随风飘荡。 - 来往撇波江上:描述船只在江面上的来回移动。 - 空载恨:表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忧愁。 - 不拦愁:意味着这些忧愁无法被阻止或消解。 -
【注释】 月轮高:月亮明亮。 霜气肃:寒气袭人,肃杀之气。 尨吠(máng fèi)紧:指狗叫声大。尨,杂草丛生的地方。 昏昏睡:形容睡得很深,不省人事。 银烛金炉几辈:用几代人的时间来比喻。几辈,几代。辈:代,一代。 越寂寂,越闲闲:越是安静,越是悠闲。 人疑此境仙:人们怀疑这里像仙境一样。 【赏析】 《更漏子·寒夜》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夜晚的景象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本名“腊梅香”,后用为词调。又名“更漏”、“玉壶春”、“三台令”等。 藕肠纤:指莲的茎干如藕一般细长。 花骨软:花瓣像柔软的骨头一样。 一枕泪光红泫:一夜间流下了泪珠,泪水在枕头上闪耀。 愁信息:指忧愁的心情。 绣工夫:指刺绣的功夫。这里指刺绣的技艺很高超。 鹧鸪:古代传说中一种羽毛赤红色,生活在南方水泽中的鸟。 当时错:当初没有选择对的人。 如今莫:现在不再选择了。
【赏析】 词的上片,写闺中少妇惜春伤春。开头二句“怕春来,愁春去”,直抒胸臆。春光易逝,花开花落,人老色衰,青春难驻,是人之常情,何况是闺怨呢?“分付黄鹂留住”,是说把黄莺儿唤来留它住下,以期挽留住春光。然而,春光是不会因她的要求而停住的,因此,“留不住”是无可奈何之语。“恝还行”,即无可奈何地任其离去。这两句从反面表现了少妇对春天的依恋、惜春之情。 词的下片,写闺中少妇的寂寞苦闷和孤独感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忆多娇”、“秋夜月”。 睡起:醒来。 碧天澄:清澈的蓝天。 滴:滴落。 花外数声残笛:指在庭院的花丛外面传来数声断续的悠扬笛声。 金鸭冷:金鸭形铜制的水壶(古代计时器具)冷了。 玉屏空:屏风空荡荡。 满庭秋影重:庭中落叶堆积,显得沉重。 凤钗坠:凤钗(妇女首饰)掉落在地。 帘卷月光如水:窗帘卷起,月光洒在地上像水一样流淌。 罗袖薄:轻薄的衣袖。
【诗句解释】 更漏子:一种词牌名,多用于表达深沉的愁绪。 卸鸾钗,熏翠被,深院夜寒如水。 鸾钗:古代妇女的头饰,用玉石、金玉等制成,形状像凤凰,用来装饰发髻。 熏翠被:用香料熏过的被子,翠被通常是指用翠绿色布料做成的被褥。 深院夜寒如水:在深宅大院里,夜晚的寒冷感觉就像一潭没有水的水域一样。 珧窗掩,画屏空,个人愁思浓。 珧窗:用贝壳制成的窗户,可以防止风沙进入。 画屏:屏风
更漏子 落叶声 碧天高,凉月小。 蓦地声来秋杪。 堆金井,落荒铺。 寒枝起夜乌。 注释: - 碧天高,凉月小。 - “碧天”形容天空的颜色,清澈、蔚蓝;“凉月”指夜晚的月亮,清凉而明亮。 - 蓦地声来秋杪。 - “蓦地”表示突然之间;“秋杪”指的是秋天的末尾,即秋天的末期。 - 堆金井,落荒铺。 - “堆金井”可能是比喻秋叶堆积如金子一般的井边;“落荒铺”形容树叶散落如同荒野上的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