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诗句释义 1 忆前欢,思往事。 - 忆: 回忆。 - 前欢: 以前的欢乐时光。 - 思往事: 思念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2. 一穗玉炉烟细。 - 一穗: 一小段。 - 玉炉: 精美的陶瓷容器,常用来烧香或煮茶。 - 烟细: 烟雾细如丝。 3. 罗幕下,绣帘垂,春寒能几时。 - 罗幕: 织有精美图案的窗帘。 - 绣帘: 用刺绣装饰的帘子。 4. 春欲暮,愁仍住。 - 春欲暮: 春天即将结束
【注释】 趁墟来,归峒去。几阵绿榕丝雨:趁墟,赶集;峒,指村寨、部落。丝雨,细雨。 敲社鼓,唱巫歌:敲,打。社鼓,祭祀用的鼓。巫歌,巫师唱歌。 阴风生薜萝:薜萝,一种植物。阴风,指山风吹过薜萝。 行不得:走不开。 炎方客:指在炎热地区的客民。这里泛指流落他乡的人。 江上越禽声急:越禽,一种小鸟名。声急,声音急促。 云惨淡,树模糊:云惨淡,云雾昏暗。树模糊,树木朦胧不清。 征帆天外孤:征帆
【诗句释义】 更漏子,是唐代词调名,又名“忆秦娥”“破阵子”,属于小令,双调,六十字,有六仄韵。别意,指离别之意。 【译文】 雨滴侵打窗户,风吹动窗帘帷幕。寒气逼人,压得枕头和被子都显得单薄。炉火旁的香灰冷了,饼也烤糊了。夜晚漫漫,更点的声音越来越远。与心爱的人分别后,难以再相见。期盼梦中能相逢。愁绪如茧,思念像麻。空房中只有灯花落了下来。 【注释】 更漏:古代夜间报时的漏壶计时器。这里泛指时间
更漏子四首 其二 月纤纤,梳齿齿,万缕千丝难理。梳齿齿,月纤纤,春风吹鬓髯。玳瑁簪,连环鬓,寄与相思一寸。连环鬓,玳瑁簪,相思一寸心。 诗句注释: - 月纤纤,梳齿齿:“月细而长,如丝般柔滑,梳头时齿尖轻轻触碰。”这里的“齿”,指的是梳理发丝的梳齿。诗人通过描述细腻的月光和细致的梳发动作,展现了夜晚静谧而温柔的景象。 - 万缕千丝难理:形容头发如同缠绕的千丝万缕,难以整理清楚
更漏子四首 其三 月弯弯,梳齿齿,日暮怀人千里。 梳齿齿,月弯弯,愁予方寸间。 玉搔头,金约指,愿在身而为佩。 金约撗,玉搔头,相思不自由。 诗句释义与翻译: - “月弯弯”: 描述月亮的形状,暗示夜晚的寂静和美丽景象。 - “梳齿齿”: 用来形容人的牙齿整齐排列,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秩序或规律。 - “日暮怀人千里”: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愁予”: “我”感到忧愁。 -
【诗句注释】 1. 更漏子:唐代一种词调,又名“忆秦娥”。 2. 玉为人:用玉石做的鸟。 3. 花作鸟、玉为人:把玉石做的鸟和人比作花。 4. 抛费功夫多少:花费了多少心思。 5. 弄花香满身:在身上洒满了花香。 6. 绿鹦哥:绿色的鹦鹉。 7. 素馨:白色的茉莉花。 8. 夜来香气多:夜里香气更加浓郁。 【译文】 玉制的鸟就像花一样美丽,花鸟像玉石一样。我为它付出了很多心血,却不知道它在何处
诗句释义 1 发如云:形容头发浓密如云。 2. 梳似月:比喻梳理头发时,头发柔顺如月。 3. 无限阴晴圆缺:表示时间的流逝,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无常。 4. 梳似月:再次提到头发梳理后的形态像月亮。 5. 鬓如云:指鬓发丰盈浓黑,如同云彩。 6. 清辉独忆君:独自怀念远方的人。 7. 月如梳:比喻头发光滑细腻。 8. 云似鬓:形容鬓发浓密、颜色乌黑。 9. 一种闲愁难问: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
诗句释义 1 水沉沉:水面显得深沉,暗示着夜色的寂静和深邃。 2. 天悄悄:天空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可能是夜晚的宁静。 3. 雁带远秋飞到:大雁因为秋天的到来,带着远方的寒意飞到了这里,增添了一种深秋的凄凉感。 4. 烟淡碧:烟雾变得非常淡,颜色是淡淡的蓝色。 5. 月昏黄:月亮看起来有些昏暗,颜色是黄色的。 6. 夜深微有霜:夜晚已经很深了,空气中可能有轻微的霜气。 7. 罗袖举
更漏子·春院剪灯图 泥微醺,含薄媚。 絮得柔心都碎。 一角树,一重窗。 夜深人影双。 春香逗。 春痕瘦。 搭上画栏疏柳。 烟淡淡,露娟娟。 月斜莺未眠。 注释: - 泥微醺:酒意正浓。 - 含薄媚:含着淡淡的妩媚。 - 絮得柔心都碎:形容心情如柳絮般脆弱,容易破碎。 - 一角树,一重窗:指窗外的树木和窗户。 - 夜深人影双:夜晚的时候,两个人影重叠在一起。 - 春香逗:春风带来的香气撩人。 -
【注释】 “更漏子”:唐教坊曲名,后用词调入词。又名“忆江南”、“采莲回”、“浪淘沙慢”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慈姑”:《诗经·周南·汝坟》:“采萱采藻,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伤悲”是“慈姑”。后来,慈姑花也就成了相思的代称。 “画册”:指画卷。 “竹君”:对友人的敬称。 “胎一束”:指怀孕。 “孕秋烟”:指十月怀胎,像秋天的烟气一样,有韵味。 “□花角”:即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