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前欢,思往事。
一穗玉炉烟细。
罗幕下,绣帘垂,春寒能几时。
春欲暮。
愁仍住。
眼冷故乡何处。
凭梦去,寄书回,衡阳无雁来。
诗句释义
1 忆前欢,思往事。
- 忆: 回忆。
- 前欢: 以前的欢乐时光。
- 思往事: 思念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一穗玉炉烟细。
- 一穗: 一小段。
- 玉炉: 精美的陶瓷容器,常用来烧香或煮茶。
- 烟细: 烟雾细如丝。
- 罗幕下,绣帘垂,春寒能几时。
- 罗幕: 织有精美图案的窗帘。
- 绣帘: 用刺绣装饰的帘子。
- 春欲暮,愁仍住。
- 春欲暮: 春天即将结束,天色渐暗。
- 眼冷故乡何处。
- 眼冷: 眼中无光,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望。
- 凭梦去,寄书回,衡阳无雁来。
- 凭: 依靠。
凭梦去,寄书回: 通过梦境寄托思念,希望书信能够到达对方手中。
衡阳无雁来: 暗示远方的家人或朋友无法收到书信,可能因为距离遥远、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
译文
回忆着从前的欢乐时光,思念着过去的事情。
一缕细细的香烟飘散在精致的瓷炉中。
厚重的窗帘下,绣花帘子低垂,春天的寒冷何时才能消散?
春天就要结束了,心中的忧愁仍旧没有离去。
眼前一片模糊,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我倚靠在梦中,试图传达我的思念,但书信却无法送达远方的朋友。
他/她可能在遥远的衡阳,却收不到我的书信,因为我无法传递消息。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玉炉”、“绣帘”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茫。最后一句“衡阳无雁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传递信息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