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钩绳,复斗穗。
寒夜美人半睡。
云掩絮,月胧明。
枕函亭钏声。
蚕烛耀。
飞蛾绕。
门外乌啼难晓。
燔蕙烬,隐纱笼。
罘罳划碎红。
【注音】
更漏子(gèn lòu zhū):唐教坊曲名。
其三:第三首。
幔钩绳(miǎn gōu shéng):帷帐上系着的绳子。
复斗穗:指星斗。古人把斗柄与北斗星联系起来,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季节。斗柄指向南方时,是夏季,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和斗勺相叠,形如斗状,所以称“复斗”。
寒夜美人半睡:指美女在寒冷的夜里,被惊醒后半坐半躺的样子。
云掩絮:云层遮住了柳絮。
月胧明:月光朦胧,隐隐约约。
枕函亭:即枕簟。簟,竹席。函,匣子。
亭:通“停”。停歇、停留。
钏声:手镯撞击的声音。
蚕烛:蚕形蜡烛。
飞蛾绕:形容蜡烛燃烧,有如飞蛾扑火般。
门外乌啼难晓:指天快亮的时候,乌鸦叫个不停,使人难以入睡。
燔蕙烬:烧香时燃剩下的木炭。
隐纱笼:用布条把纱罩起来。
罘罳(fú léi):用细密的丝线编成的网。
划碎红:指网破成碎片。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美人在深夜中半睡半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美人在寒夜中的慵懒与美好。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美人的赞美之情。
译文:
帘幕上系着的绳子,斗宿的星辰在天空中闪烁。寒夜的美人半睡半醒,云遮月胧,只有床头的灯还在闪烁。
蚕形蜡烛燃烧,飞蛾围绕不停。门外的乌鸦叫声,让人难以再入睡。
点燃香炉,留下的木炭被遗忘。纱罩被拉下,网破成碎片。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美人在寒夜中半睡半醒情景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美人在寒夜中的慵懒与美好。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美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