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正:正是 雨余:雨后 霁色:晴空的阳光 浓于染:比染色还浓厚 古道平芜,时有落花糁:古路上长满杂草,有时落下花瓣 重三兰伴相邀,寻幽缓步,各自把、绣鞋点检:重阳节那天,兰花一起相邀,在山林中缓步闲游,相互检查鞋子 骋游览:尽情游玩 目送一片凄迷:看着一片迷茫的景象 牵动情天感:牵动了整个天空的感情 已怨斜阳暗:已经感到黄昏时分天色阴暗 归来带得春驹,醉撩春艳,又飞上、钗头轻飐:回到家乡
诗句释义:玉栏杆,银色的窗户槛,看见彤霞和雪。春深香国,记月圆时节。五次护铃频繁祈祷,彩旗尝试剪裁,这种情感难以结束。 热爱花朵,却害怕嫩蕊浓香,错误地被他人折取。纵使没有折断,采摘应残缺。想要拾起零落的花香枕畔,心情凄绝,奇怪东风怎么任由狼藉。 注释:1. 玉阑干:玉石栏杆,指代栏杆上的花纹。2. 银栊槛:银制的窗槛。3. 彤霞:红色的云霞。4. 和:和谐。5. 春深香国:指春天浓郁的花香。6
祝英台近 · 太白酒楼 【译文】 赎取汾阳,召唤杜工部,笑着脱下锦绣的裘衣跳舞。千年古柳千条,还记得酒人在吗?昨夜铁笛声高,徘徊中骑鹤,更何处、渔阳颦鼓。 旧游处。荒草空嵌唐碑,飞仙已归去。憔悴青衫,诗瘦向谁语。忆他春在楼中,登楼更苦,恰剩得、满楼烟雨。 【赏析】 这首小令写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上片首句“赎汾阳”,是说诗人曾到山西汾阳县访求过杜甫故居
【注释】 凤凰山:在今安徽当涂县。 乌鹊渡:渡口名,在长江北岸。 锦缆逗寒浦:用锦缆渡过寒气逼人的江浦。 抱膝空林:指隐士的清高生活。 世事几烟雨:世间事如烟如雾,变幻无常。 漉酒先生:指陶渊明,他爱菊,常采菊自饮,故称“漉酒先生”。三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居舍后有三棵柏树,他常从这棵树下经过,因此称其宅第为三径草堂。这里借喻隐居的生活。 江左:指南朝宋武帝时
祝英台近 · 木稼 【注释】 玉珑松:用来形容松树。冰纤软:像冰一样纤细柔软。扑面柳花乱:指风中的柳絮飘散的样子,乱如飞雪。琳琅:美玉,泛指美好的事物。疑向画中看:好像在画中看到的景象。青女:传说中掌管草木的神祇之一。天风微送:形容春风拂过。月地、云阶都遍:月光洒满大地,云雾缭绕的台阶上。莫吹散:不要吹散。掩映三尺瑶华,弄影倍轻倩:形容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的样子。片片空蒙:一片片朦胧迷离的景象
【注释】 更脱红裙裹鸭儿:形容荷花。 浦风回,村路远:指词人家乡的景色。浦风,即水风。 弄还倦:船夫划了许久后已感到疲倦。 唼(shà)浮萍:鱼吃浮萍。唼,鸟或虫等用口吞食水面的植物或小虫。 竹弓休射:别解为不要射向芦苇丛中栖息的鹭鸶,以保护它们不受惊扰。 次第呼名:按次序叫出它们的名字。 竹弓:即芦苇丛,这里泛指芦苇丛。 任他次第呼名:让它们自由地活动。
祝英台近 · 病起偶成 雁书沈,芳信远。丽句写纨扇。小极无聊,睡也几曾倦。纵有鸿雪行踪,絮泥心事,都付与、旧时莺燕。 蜡灯泫。早又院落黄昏,萤火两三点。曲录阑干,不语苦凭遍。倩携绿绮轻弹,一天离恨,任香影、回风低卷。 注释: 雁书沈:书信沉入水底,无法收到。 芳信远:远方的来信。 丽句:美好的诗句。 纨扇:用丝绢制成的扇子。这里指女子的手帕。 小极:即夜半时分。 鸿雪行踪:鸿雁飞翔时留下的踪迹。
【译文】 圆月升起,你的脸在天边隔着云彩,仿佛是彩凤坠落双翅飞走。你深锁在冷寂的窗棂之间,我目断画屏隙缝也寻不见你的倩影。这次我特意煮了汤药,熏香的篝火也燃起来,却只梦到你的身影难寻。 苦苦地相忆你,飞来的锦笺就像天上的云,折叠后又再折叠。天外的青鸾,密密地传递着消息。为说客居中空无一人,愁边的人消瘦,且不要醉饮苏台春色。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因不能与情人团聚而深感苦闷
【诗句注释】 晚枫丹:傍晚时分,枫林呈现出红色。 丛菊老:菊花已经开得很久,显得有些枯萎。 乡梦乍萦绕:突然想起家乡的事情,感到心绪不宁。 小雨城闉:细雨洒落在城郭之间。 旧约认鸿爪:旧时约定的地点,现在只能从鸿雁留下的脚印中寻找。 尽饶菰米炊香,鲈鱼破玉:尽管煮了菰米(一种水生植物),但是吃鲈鱼的感觉却像玉石被打破一样。 话不尽、酒边愁抱:无法把离别时的伤感全部倾诉出来。 听啼鸟
这首诗是祝允明的《题画》,内容如下: 听离歌,催画桨,无计更偎傍。 缓送行程,约共理吴榜。 便教鹊镜终分,鸾箫难续,也暂慰、临风惆怅。 注释: 1. 听离歌:听到离别的歌曲。 2. 催画桨:催促划桨前进。 3. 无计更偎傍:无法再靠近了。 4. 缓送行程:慢慢地送别。 5. 约共理吴榜:约定一起处理吴地(指江南一带)的船只。 6. 便教鹊镜终分:即使像织女和牛郎一样被迫分离也无法重聚。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