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感旧 隔屏山天样远。六角合欢扇。坐听清泉,镇日自忘倦。纵看翠筱娟娟,红蕖冉冉。总难觅雕梁春燕。泪痕泫。便教楼是人非,沈沈漏三点。十二重阑,录曲也寻遍。生憎天壤王郎,无凭詹尹,尽一任情丝飞卷。 【注释】 ①《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素餐兮。” ②合欢扇:指用合欢木为材料的扇子。 ③娟娟:美好的样子。 ④漏:古代计时器。“三点”即三更。 ⑤十二重阑
诗句一:雪衣轻,罗袜净- 译文:穿着轻盈的白色长袍,脚上穿着洁白的丝袜。这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纯洁与优雅。 - 注释: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服饰和外观特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形象。 - 赏析:此句通过简单的词藻表达了女子的外在美,突出了其清新脱俗的气质。 诗句二:照水盈盈,香透洛川浦 - 译文:她站在水中,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香气弥漫到洛川之滨。 - 注释
草粘堤,树遮寺。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 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注释: 1. 草粘堤:指草已经沾满了河岸的堤岸。 2. 树遮寺:指树林遮住了寺庙。 3. 寒雨连江:形容连绵不断的细雨一直下到江边。 4. 激笕:激浪的水声。 5. 无寐:无法入睡。 6.
病鸳悲,孤鹤舞。凄咽遽如许。兜率人归,留得好言语:比喻词人的离去就像病中的鸳鸯、孤单的孤鹤一样令人哀伤,他的离去让人难以表达内心的悲伤。请看径竹筛云,庭槐竦月,还依约、旧经行处:词人想象自己像那被风吹过的竹林、月光下的庭院,依然保留着曾经走过的痕迹。 庾郎赋。沉吟寸草春晖,难写拔心苦:指庾信在《小园赋》中所说的“寸草春晖,难写拔心之痛”。比喻词人心中的悲伤如同春日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祝英台近 水东流,花委地。教我也无计。断水零山、望眼暗流泪。自从那日轻分袖,雁鸿便断,怎可怪你多心多意。 暗牵系。纵使说了他,争知这憔悴。暮去朝来,难道不思你。他时月下重逢,心香一炷,把此意对天盟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分离的痛苦。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祝英台近 惜匆匆,分手易,寂寞怨朝暮。几日东风,春色顿如许。探芳旧约蹉跎,六桥烟柳,未识我、别时情绪。 泪如雨。一枝欲寄凭谁,相对更无语。水远山长,空赋断肠句。怜它一段幽香,绣帏今夜,能否伴、梦魂飞去。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对恋人的深情怀念和离别后的孤寂愁苦。上片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情景及心情。开头两句,点明离别的时间之短,感情之深,暗示了两人的相爱之久。三、四句,描写春景以反衬自己的心情
诗句释义: - 扬西风,萦暮日:描述秋天的景色和氛围。扬西风指的是秋风吹拂,西风常常在秋季出现,带有凉意;萦暮日则是指黄昏时分的夕阳,余光映照。 - 极目腾腾,直上与云约: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景象辽阔,似乎要与云朵相接。"极目"意味着放眼远望,"腾腾"形容景象连绵不断。 - 莫教缕缕分开,蒙蒙如雾:担心细微之物被风吹散,如同云雾一般模糊不清。"莫教"意味着不要、不要使,"缕缕"指的是细小的线状物
祝英台近·上海舟次 擘鸾钗,寒麝炷,说也甚情绪。双桨萍香,又到断肠处。可堪花外潮生,柳边月落,蓦记起、别时言语。 恨千缕,好与倩个念莺,殷勤替探取。料得妆台,长是翠眉聚。问他一抹高城,拦将人住,可拦得、梦魂来去。 译文: 我轻轻拆开鸾钗,点燃了香炉中的香料。虽然说不出太多的情感,但是我知道这双船桨划过水面的清香,又回到了我的心里。突然想起了离别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那恨意如丝千缕
【注释】 1. 熨愁痕:把脸上的愁容去掉。 2. 寻梦迹:寻找梦中的身影。 3. 撇:离开,这里指离别。 4. 小桃叶:古乐府《桃叶歌》中的一位歌女。 5. 翠羽珠钿:用翠鸟羽毛和珍珠缀成的首饰。 6. 浮名:功名利禄的虚名。 7. 樱桃花底:指春天的花丛之中。 【赏析】 此词为祝英台近的一首咏物词,以女子的口吻抒发了对往昔爱情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词以“梦”字贯穿始终,通过对梦中情景的回忆
祝英台近 · 孤馆积阴,独居无作 黄子芾孝廉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掳归思 暗潮生,纤月暝(míng),解榜越江口。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 正僝僽(qiǎo lǒng,忧愁、烦恼的样子),道是芳草吴天(吴地:古代指长江下游一带;吴:古国名),何处重回首。烛冷香温(温:暖和,香气四溢),滋味尽消受。 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