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题孙华海惜花春起早卷子 绣帘垂,璚户悄。 幽梦为谁觉。 不裹头巾,几遍曲阑绕。 趁他人柳犹眠,海棠未醒,尽消受、月残风晓。 问啼鸟。 昨夜风雨何曾,已有落红了。 莫是红闺,偷折数枝好。 试看香径苍苔,露华浓处,怕先印、袜罗痕小。 这首诗的译文是: 绣有花纹的帘子低垂下来,窗外的芍药花悄然绽放。我沉浸在梦境中,不知道是谁把我唤醒。我不裹着头巾,多次在曲折的花栏旁徘徊。趁着其他人还在睡觉
【注释】 1. 溯绳河:沿着小溪溯流而上。 2. 遵枉渚:顺流而下。 3. 挑尽兰釭:点灯,将灯油挑完。兰釭:即灯芯,这里代指灯火。 4. 月魄:月亮。 5. 霜华催晓:霜花催人早起。 6. 对:面对。 7. 素娥青女:嫦娥、玉女。 8. 坐一对:坐在一起的一对人。 9. 还要:还要。 10. 芳草长堤:长满芳草的堤岸。 11. 同印小莲步:一起印上小莲的足迹。 12. 蹙绣香舆:装饰着绣花的车
注释: 楚妃愁,湘女怨。 深巷旧巢换。 玳瑁梁间,海燕占来半。 生憎一片帘衣,不风不雨,但镇日、周遮人面。 有时见。 也只倦绣停针,妆罢响金钏。 多谢好风,夜静送刀剪。 如何叶叶花花,相当相对,只遣隔、中门双扇。 赏析: 这首诗是《祝英台近》的第四首,以“楚妃”和“湘女”的哀怨为主题,通过描绘她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和关爱。 首句“楚妃愁,湘女怨。”点明了诗人要表达的主题
祝英台近十七首其一 髻堆鸦,眉学字。未满十三四。绰约春风,先解折花戏。不妨楼下迷藏,尊前捉搦,总同在、曲屏风底。 夜来起。不知谁杀残灯,小胆破浓睡。娇极鹦哥,偏管隔帘事。奈他澹月萦窗,暗萤穿户,又悄地、逗人怀里。 诗词注释: 祝英台近十七首其一 1. 髻堆鸦:形容女子梳的发型。 2. 眉学字:指女子学习写字。 3. 十三四:指女子十三、十四岁的时候。 4. 绰约:意思是风姿柔美。 5. 春风
诗句释义 1 “月圆初,灯落后”:描述了月亮和灯光的圆满与消逝。这可能意味着某种美好或期望的终结。 2. “佳约敢轻负”:表达了对约定的坚定承诺,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愿违背。 3. “笑拂征衫,春雪点衣厚”:描绘了穿着厚重冬装行走时的欢快情景,春雪增添了一丝清新与寒冷。 4. “尽教女伴猜疑,小眉秀靥,都不似、向时僝僽”:表达了尽管外貌有所变化,但内心仍保持坚强不屈的态度
郁琴心,宽带眼。 薄病得伊感。 银鹿青猿,那肯夜深伴。 难忘窗网将明,瓶笙犹响,灯影里、翠眉微倦。 五更短。 暗祝海水添他,玉漏一宵缓。 此后关心,私语有时敢。 不防六幅仙裙,留他未稳,早已是、皱痕都满。 注释: - 郁琴心:形容内心充满忧愁和期待。 - 宽带眼:形容眼神宽大而明亮。 - 薄病得伊感:指身体虽轻病但因她的存在而感到温暖。 - 银鹿青猿:比喻女子的美貌如同银色的鹿和青色的猿猴。
【注释】 玉鞭回:用玉鞭把马缰绳系紧。 钿尺:指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银簪。 幽蠹(dù):蛀虫。 生疏:生疏,疏远;不亲密。 省:同“醒”。 红墙:红色的城墙,代指女墙。 不是、那般花影:不是那些花的影子。 晓妆:清晨梳妆。 出匣(xiè)冰圆:出自冰匣的镜子。 荷背:荷叶背面。 偷看:偷偷地看。 鸳情:鸳鸯之情。 【赏析】 此词是祝英台对情人的思念之词。上片写其人,下片写其情。 起句“玉鞭回”
诗句解释与赏析: 事三生,魂一缕。 - 关键词: 三生、魂缕 - 译文: 经历了三世的缘分,只有一缕魂魄相随。 - 注释: “三生”在佛教中指前世、今生和来世。这里的用法可能表达了对某种深刻情感或关系的执着与持久。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强烈的情感投入和深情不渝,暗示了主人公对某人的深厚感情及其对这份情感的珍惜。 此错几州铸。 - 关键词: 错、州、铸 - 译文: 我宁愿在这世间错落多舛
检香篝,携画烛。 衣润怕梅溽。 初试生绡,无力出新浴。 殷勤半盏春醪,祝花长命,浑不料、霎时颓玉。 忍轻触。 为怕窗隙风尖,容易飐裙幅。 斜掩金铺,小犬吠花独。 可怜从此心忪,断无人处,误几遍、拂帘蝙蝠。 注释: 1. 检香篝:检查香炉中的蜡烛是否燃烧完毕。 2. 携画烛:携带着画有花卉的蜡烛。 3. 衣润怕梅溽:衣服因为梅子湿润而感觉不适。 4. 初试生绡:第一次尝试用生的丝绸做衣物。 5.
这首诗是祝英台近十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期待。以下是逐句释义: 玉壶迎,金犊驾。催赴紫鸳社。琼姊兰姨,遽别讵能舍。料他月榭修眉,雪衾拥背,全不记、梦残香灺。报归也。听说多病文园,玉骨不盈把。一笑凭肩,青鸟信音假。可应剪烛温存,围炉暖热,且偿我、乡来长夜。 注释: - 玉壶迎,金犊驾:形容迎接的方式如同用玉壶和金色的牛车。 - 紫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