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恒贞
【解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小筑中清冷幽雅的生活,以及与仙禽、白云为伴的闲适情趣。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风格清丽。 (1) 风中柳 小山泉阁:点出地点及环境。 (2) 恰占岩阿:指山居恰好位于山腰。 (3) 闲辟竹窗杉屋:形容山居的简朴。 (4) 抚阑干,疏筠几曲:描绘了诗人凭栏俯瞰的所见所思。 (5) 篁灯摇绿:写夜幕降临,月光下的竹林,摇曳生辉,犹如一盏盏绿色灯光闪烁。 (6) 爱清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庭院景色和家庭生活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家庭画面。 首句“庭前嘉树天然秀”,描述了庭院中树木的自然美,用“天然秀”形容树木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 第二句“传家别业承堂构”,表达了家族的传承和家业的延续,用“承堂构”来形容家的庄严和稳固。 接下来两句“灯火易黄昏,闲身课子孙”,描绘了家中夜晚的灯光温暖而明亮,家长在忙碌之余还要教导孩子们
【注释】 1. 风蝶令:词牌名。 2. 古香书屋:指藏书之地,有古香之气的书屋。 3. 竹护深深屋:形容书屋四周都是竹子。 4. 花围短短窗:窗外的花朵簇拥着书屋。 5. 牙签插架尽琳琅: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琳琅满目。 6. 留得平生手勘、旧铅黄:保留自己一生所看的书籍,翻阅时会有旧书的痕迹。 7. 试墨螺丸腻:用墨汁滴在纸上形成的圆点。 8. 听诗鹤梦凉
这首诗的原文是: 碧梧深处,桐花昼香。桐阴夕凉。一钩月上长廊,照双栖凤凰。兰檠翠釭,瑶琴锦囊。听它暗叶吟商,话秋宵漏长。 译文如下: 在深绿的梧桐树下,白天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傍晚时分,树荫下的凉爽让人感到舒适。月亮从天而降,照亮了长廊,映衬着双栖的凤凰。我点燃了绿色的灯,弹奏起瑶琴,沉浸在这个宁静的夜晚。 注释: - 碧梧深处:指深绿的梧桐树下,给人一种幽静、宁静的感觉。 - 桐花昼香
《临江仙·浴月楼》 作者:晏殊 池上鸳鸯方稳睡,红衣那解闲愁。卷帘人正倚琼楼。波澄青海月,露洗碧天秋。小扇单衫庭院悄,禁它风软香柔。空阶时见暗萤流。六铢芗泽惹,一缕嫩凉兜。 注释:鸳鸯是水鸟,常栖息在水边。“方”表示正在、刚刚的意思。“六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这里用来比喻香味。“禁它风软香柔”意思是禁止它(指微风)吹拂着散发的芳香。“六铢芗泽”是指淡淡的清香,“一缕嫩凉”则是指凉爽的感觉。
卜算子 竹香斋 营得屋三间,围绕千竿竹。一片凉云拂绮疏,染出牙签绿。 有鹤解听诗,悄立阑干曲。风雨潇潇逼短檠,冷抱秋吟独。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竹香斋:诗人自号。 营得屋三间:指在竹林中建起一间小屋,供自己居住和读书写作之用。 围绕千竿竹:形容竹子环绕四周,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一片凉云拂绮疏,染出牙签绿:指天空中的一片凉意的云彩轻轻掠过,使得周围的竹子仿佛被染上了绿色的牙签一般。
诗句原文: 几折画阑低。 开了将离。 嫩晴烘出冶春词。 一种闲情抛不得,婪尾深卮。 译文: 我靠在矮矮的栏杆边,看着花开花落,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春天的气息让我想起了曾经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却只能看着花儿凋零。我的心情无法平静,只好借酒消愁,独自饮泣。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词作。萧恒贞用词描绘了一种别离的场景和心境。“几折画阑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倚在栏杆上的情景
谒金门 归帆亭 孤亭脊,一角斜阳留得。岛外风帆烟影织。归舟天际识。 听到萧萧枫荻,欲问霜潮消息。水国吟魂何处觅?一星渔火碧。 赏析: 《谒金门·归帆亭》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写归帆、萧瑟的秋声及渔火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孤亭脊”开篇,点明了归帆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背景。接着,词人描绘了岛上的风帆在夕阳的映衬下形成的烟影
浣溪沙·一篑亭 四角亭空引暗香。缟衣人合倚修篁。怜它鹤梦与俱凉。雪后园林天一白,水边篱落月微黄。蜜梅花底夜传觞。 注释:四角亭空空荡荡,引来淡淡的香气。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在竹林中相依相伴。怜惜它和人的梦境一样清凉。雪后的园林一片洁白,水边的篱笆旁月光显得黄色。在蜜梅的树底下夜晚畅饮着美酒。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一篑亭欣赏雪景,感受冬夜之美的情境
高阳台·追和元遗山雁丘词,同石君作 【注释】: 高阳台·追和元遗山雁丘词,同石君作:高阳台是南宋词人张炎的词作之一。这首和作也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雁丘词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叫月声酸,临波影瘦,双双暗渡河汾(fén):这两句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端庄,声音凄婉动人。叫:呼唤。 声裂惊弦,无端比翼轻分:女子的声音如同琴弦被撞击而发出的声响,令人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