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月声酸,临波影瘦,双双暗渡河汾。声裂惊弦,无端比翼轻分。霜闺盼断天涯信,怕秋江、烟橹空闻。惜离群。梦冷圆沙,合殉斜嚑。
十三数到哀筝柱,只同埋玉骨,犹纪贞珉。剩山残水,依然青冢黄昏。相思怨魄归何处,尽伤心、付与词人。认啼痕。碧化蘼芜,都长情根。

高阳台·追和元遗山雁丘词,同石君作

【注释】:
高阳台·追和元遗山雁丘词,同石君作:高阳台是南宋词人张炎的词作之一。这首和作也是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雁丘词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叫月声酸,临波影瘦,双双暗渡河汾(fén):这两句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端庄,声音凄婉动人。叫:呼唤。
声裂惊弦,无端比翼轻分:女子的声音如同琴弦被撞击而发出的声响,令人感到惊讶;她与丈夫像两只鸟一样相互依偎在一起,但最终还是因为分离而分开了。
霜闺盼断天涯信,怕秋江、烟橹空闻(l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妻子在霜冷的闺房中盼望着远方丈夫的来信,但又害怕听到秋江上传来空荡荡的船桨声。
惜离群。梦冷圆沙,合殉斜嚑(yīn xiāo):这两句意思是说,妻子非常珍惜与丈夫在一起的时光,梦见丈夫在圆沙洲上死去,自己也跟着死去,成为一对忠贞不渝的夫妻。合殉指的是一起殉葬。
十三数到哀筝柱,只同埋玉骨,犹纪贞珉(mín):十三句指的是《琵琶行》中的“十三弦”一节,意思是说,只有那十三根柱子上的哀筝还在弹奏着乐曲,仿佛还能听到死者的哭泣声。
剩山残水,依然青冢黄昏(hòu wū):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只剩下一座座青山和一汪汪残水,但仍可以看到一个孤零零的坟墓,坟墓旁边是一片黄昏时分的景象。
相思怨魄归何处,尽伤心、付与词人(wèi yǔ rén):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思念之情如同怨恨的魂魄一样不知归宿何方,只能将这份悲伤寄托在词人身上。
认啼痕。碧化蘼芜(mí wú),都长情根(guān):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泪水化作了花朵,也仍然长出了情根。
【译文】:
叫月的声音很酸涩,面对波涛的身影显得消瘦,他们像鸳鸯一般默默地渡过黄河。当声音断裂时,就像惊弦般发出凄厉的声响,他们无法相依相偎地共度一生。
在霜冷的闺房中盼望书信的到来,却害怕听到秋江上传来空荡荡的船桨声。珍惜与丈夫在一起的时光,梦见丈夫在圆沙洲上死去,自己也跟着死去,成为一对忠贞不渝的夫妻。
十三根柱子上的哀筝仍在弹奏着乐曲,只有那些十三弦还在演奏着。只有那十三根柱子上的哀筝还在弹奏着乐曲,仿佛还能听到死者的哭泣声。
只剩下一座座青山和一汪汪残水,仍能看到那个孤零零的坟墓。坟墓旁边是一片黄昏时分的景象。
思念之情如同怨恨的魂魄一样不知归宿何方,只能将这份悲伤寄托在词人身上。即使泪水化作了花朵,也仍然长出了情根。
【赏析】:
这是张炎的一首悼亡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词以雁丘词为题,借咏古事,写男女之恋,抒离别之悲,托物寄怀,寓意深远。此词起笔即用唐李益的《从军北征》诗中“天山雪后海风寒”一句,点明季节和地点,接着用《琵琶行》“十三弦”一节描写女主人公的形象,形象生动。“叫月”、“临波”两字,刻画出女主人公娇媚的体态。“声裂”二语,既写出女主人公声音的凄厉,更显出其内心的痛苦。结拍三句,又写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死志。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一首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