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注释】 鸳鸯枕:指夫妻枕。鸳鸭,即鸳鸯,古代传说中一种鸟,雌雄相偶,形如鹅鸭,羽毛艳丽,常比喻恩爱夫妇。《南史·后妃传》:“宋元嘉时有献双鸳鸯于江渚者,帝诏曰:‘我见双鸳鸯,便觉是好妇,何必修合!’” 青山:“青翠的山”或“苍绿的山”。 “话得十分容易”:意思是说谈情说爱很容易。 头尾:这里指始末。 “枉受他调戏”:指辜负了他的感情。 “前翻计”:意谓以前的调戏。 “别院应还重试”
【赏析】 此词写闺中思人。起句即点明题意,“桃源”是唐时避地之所,故以喻所思之人。“忆故人”,即怀念故人。“别愁”二字直抒胸臆。“玉骢肯住”二句,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眷恋之情。“玉骢”指骏马,古代常借代骏马以象征男子。“肯驻人”犹言不忍相舍。“漠漠征尘何处”三句,承上启下,承接前句,进一步抒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征尘”是旅途中的尘土,“漠漠”形容尘土弥漫之状。这两句说,在这茫茫的尘土之中
这首诗是一首词,作者自注为“李昭道”。李昭道,即唐代画家李公麟(918-975年),字圣宾,洛阳人。他的画以工细著称,擅长人物、佛像、山水、花鸟等。 桃源忆故人,出自《桃花源记》。桃源春泛,指春天的桃源。仿李昭道:模仿李公麟的作品。 凡夫不称桃花意。放出渔翁头地。篙下一溪春水。是古人新泪。 这句的意思是,那些平凡的凡人,无法理解桃花的意境。而那渔翁,却能领会这种意境。他站在小船上,看着一溪春水
【注释】 帘前:帘子前边。燕:燕子。悄立:静静地站在那里。落红:落花。庭:院子。花外春愁见:春天的忧愁从花外传来。只共烟丝剪(剪:剪裁,裁剪)。倩魂:指梦中的魂。吹落桃花片:梦中魂飘落了桃花片(即柳絮)。枝上嫩莺犹啭(啭:鸣叫)。编得荑篮侧面:编成篮子的侧面。识个人心眼:知道人的心思。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伤春怀人的少女,她在春天里独自伫立在院落,默默地凝望着窗外
【注释】 社日:农历二月二日,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扮榆往事还重见:指在春天的宴会上,故人重逢。扮,通“宴”,聚会。 窃炙:偷吃热肉,这里指品尝美味的食物。 樱桃庭院:樱桃花开时,院落中景色优美。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平皋翠縠的春宴上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乐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明丽,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注释】: 桃源忆故人寄怀闺友王丽则:在《如梦令》词里,“桃源”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诗人自喻;“忆故人”是思念朋友之意,“怀闺友”指怀念闺中的朋友;“王丽则”即王昌龄。 松涛声和潇潇雨。六月溪塘无暑:潇潇雨声,阵阵松涛,使酷热难耐的六月天,变得清清凉凉。 彼美人兮何处,日对相思树:她(他)在哪里呢?只有面对相思树,才感到她的(他的)存在。 花时翻悔曾相聚,添得这回离绪:花儿盛开的时候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桃源忆故人和太一韵,即寄 - 这两句可能是对诗的开头或结尾部分的引用或提及。 人生最易容颜老。问残局,何时了。拚岁月,轻心掉。差喜非年少 - 诗人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衰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伤心满眼闲花草。独醒楚人皆倒 - 诗人感叹世事纷扰、人心不宁,即使身处美景之中也感到忧伤和失落。 独饿侏儒皆饱。毕竟伊何好 -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
【注释】 1. 桃源记:相传东晋武陵人渔翁曾入桃花源,后人称此为“桃源”。 2. 次:应和。 3. 南风、绿绮:都是古代乐器名。 4. 延伫:徘徊留连。 5. 伍:同伴。 6. 泪湿:眼泪流尽。 7. 东家女:指作者的妻子。 8. 谁恩谁怨:即“谁言”与“谁谓”,意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9. 凄风苦雨:比喻困苦悲愁的环境。 10. 灯微:灯芯很细。 11. 扃(jīng)户:锁上门窗。
注释: 1. 斜阳影里伤心赋。默对痴天无语。泪湿暮云春树。重认分携处。 2. 东风无赖添愁绪。零落乱红难数。落时犹自争飞舞。青鸟休衔去。 译文: 1. 夕阳的余晖下我满怀悲伤,默默地对着天空,却无言以对。泪水湿润了春天的云和树。再次认出离别的地方。 2. 春风无情地增添我的忧愁,花瓣散落,难以计数,落时仍在空中飞舞。不要带走我的青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注释: 桃源忆故人感事,次太一韵 —— 回忆起在桃源中的人,感慨人事变迁。 思量旧雨兼今雨。愁绝江山无主。大好头颅奚补。拂袖婆娑舞 —— 回忆过去的雨水和现在的雨水,感叹江山没有主人。拥有美好容颜的身躯又有什么用呢?我挥袖起舞,表达自己的情感。 玉箫声里瑶台女。似怨乾坤终腐。生就容姿媚妩。心事犹堪语 —— 在玉箫声中,想象着瑶台女子的形象。似乎在抱怨天地最终腐烂。拥有美好的容貌和迷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