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诗句释义】 -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 「谁作桓伊」: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创作了《三弄》这样的乐曲,而“桓伊”可能是这个人物的名字或者代指某种乐器或音乐作品。 - 「惊破绿窗幽梦」:形容乐曲的美妙到足以打破人内心的宁静,使原本在绿窗户前安静的梦境也被惊醒。 -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色,月光明亮,而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愁思
诗句原文:衔悲出汉关,落泪洒胡鞍。 译文:我含着悲伤离开汉朝的边塞,眼泪洒在了匈奴马鞍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出嫁到匈奴时的哀怨与不舍。王昭君,名嫱,西汉元帝时宫女,因其美貌被选为和亲政策下的代表人物,远嫁到匈奴,被称为“明妃”。诗中的“衔悲出汉关”指的是昭君含着悲伤离开汉朝的边塞,而“落泪洒胡鞍”则形容她在离别之际,泪水洒落在了前往匈奴的马上。 从艺术手法上看
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注释】: - “合殿”:指的是宫廷的大殿。 - “恩中绝”:恩情断绝,这里指君王不再宠幸。 - “交河使”:汉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与西域的交通贸易。 - “肝肠辞玉辇”:形容内心悲痛到极点,无法用言语表达。 - “形影向金微”:形影相对,形容自己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诗句输出: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 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译文输出: 新年刚开始,时间还早,却不得不远离家乡,远赴边关。衣裙沾染了旅途中的汗水,眉毛也被风沙染黑了颜色。四周一片陌生,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异乡人。只有梅树和李树还能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气息,它们依旧保持着春天的样子。 关键词注释: 1. 新年:指的是新年来临时。 2. 尚小:表示时间还很早。 3. 远聘
诗句释义: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 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 译文注释: 在马上弹奏的琵琶声中,行走在漫长的路上,困难重重。月亮高悬于南方天空,而燕山则位于北方边陲,寒冷刺骨。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边疆骑马行进的场景,表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琵琶马上弹”,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即在边疆骑马行进时弹奏着琵琶,这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意境。接着
诗句原文 马上徒劳别恨深,总缘如玉不输金。 译文注释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马背上离别的痛苦让人深感无奈,因为像宝玉一样珍贵却不被珍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于不珍惜人才的批评。通过对比玉石和金属的价值,诗人强调了人才的宝贵和不应该被轻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流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种政治或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万里胡风急,三秋□汉初。 唯望南去雁,不肯为传书。 【赏析】: 此词以“昭君怨”为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边塞送别丈夫的情景。上阕写其送别时的景象与心情,下阕则通过想象来日分别的情景,拓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以及对丈夫的深深思念。整体而言,此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宋词中较为出色的作品之一
昭君怨 明妃(王昭君)的风采最是婉约动人,本应在椒房之中享有四星高照。 只是当年只能供职于宫掖之间,未曾专夜侍奉帷屏。 见到疏离时选择遵循道义,知道委屈时就怎肯与外族共处一庭? 自有君王恩情薄如纸,不必一直怨恨画师笔下的丹青。 注释: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娉婷(piān tīng):形容女性姿态美好动人。 - 椒房:古代帝王皇后所居之房,因椒树香气扑鼻而得名。 -
诗句一: 自倚婵娟望主恩,忽闻美恶两相违。 黄金不买汉宫貌,空使青冢埋胡魂。 译文: 我倚赖自己的美貌来期望得到君主的厚待,然而却听到好与坏的结果完全不同。用黄金都无法购买汉代宫中的美貌,白白地让我的坟墓成为匈奴人的墓地,埋葬我的魂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昭君对汉元帝恩宠的双重感受,一方面是被选中出塞和亲时的欣喜,另一方面是离别后的无奈和悲哀。她的美丽和才华使她成为汉元帝眼中的明珠
昭君怨 一生竟何定,万事良难保。 丹青失旧仪,匣玉成秋草。 相接辞关泪,至今犹未燥。 汉使汝南还,殷勤为人道。 注释: 1. 一生竟何定:一生的归宿在哪里呢? 2. 万事良难保:世间的一切美好都难以保全。 3. 丹青失旧仪:绘画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4. 匣玉成秋草:珍贵的玉石化作了秋天的枯草。 5. 相接辞关泪:分别时,泪水交流。 6. 至今犹未燥:到现在仍然没有干涸。 7. 汉使汝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