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 寿吴冰仙夫人 【注释】 地老天荒:极言时间之长久。悲歌(gē):悲凉的歌唱。不独:不仅,不只是。江淹恨:晋代江淹少时文章写得好,后屡试不中,作《恨赋》自悼。后以“江淹恨”为失意的典故。小庭风絮也关愁:小庭,指庭院。风絮,飘飞的柳絮。关,关心,挂念。林下重题韫:韫,藏有美玉,喻人贤能。这里借指隐居的文人。应付莺花管领:莺花,泛指春天的美好景物和繁华景象。管领,掌管、主宰。好看承
烛影摇红 · 寿吴冰仙夫人 甲帐琼台,彩鸾初嫁年华妙。红窗窈窕日无愁,但见嫣然笑。笑尽珠围翠绕。谁解受、笔封墨诰。画帘乍卷,香篆微闻,湘纨淡扫。 金石摩挲,青编粉印看新稿。酒阑灯灺忆当年,梦破巫山晓。应是胡麻饭饱。映桃花、风姿不老。拼试轻鞭,几时搔背,麻姑乌爪。 注释与赏析: 1. 甲帐琼台:指华丽的宫殿,象征着尊贵和美好。 2. 彩鸾:古代传说中一种神鸟,常在天空飞翔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烛影摇红》是一首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江州公署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我们来看一下诗句: 翠幕烟销,正虹断雨声初歇。碧天如洗四无阴,庭院人踪绝。 “翠幕烟销,正虹断雨声初歇”,这里的“翠幕”是指绿色的帷幕,可能是形容庭院的景色。而“虹断雨声初歇”则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景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名为《烛影摇红·友人续弦有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弄粉调脂,红闺旧事君应记。注释:“弄粉”指涂抹胭脂,“调脂”指的是涂抹口红,都是古代女性化妆的习惯。“红闺”指的是女子卧室,“旧事”指的是过去的事情。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回忆和感叹与友人过去的美好时光。 2. 镜前亲自捡遗钿,点缀新兴髻。注释:“镜前”指的是在镜子前整理妆容
诗句释义 1 一上高楼,夕阳影里无穷路。: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在夕阳的余晖中看到无尽的道路。 2. 冷烟衰草送秋时,曾记临岐语。:冷风吹过,烟雾和枯萎的草地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曾经记得在离别的地方说过的话。 3. 归信莫教轻误。:不要因为轻信而错过回家的信物或消息。 4. 恨西风、偏成间阻。:遗憾的是西风偏成了阻隔。 5. 虚窗促织,别院寒砧,总添愁苦。:空寂的窗户下蟋蟀在叫,别院传来寒砧声
烛影摇红 贺大司马许老先生华诞 云卧东山,口碑荐牍知多少。 江湖心迹庙堂忧,双鬓西风早。 霖雨神功未了。 慰苍生、谢安江表。 金汤万里,红熄狼烟,绿肥塞草。 嵩岳钟灵,三朝重望推元老。 鼎中龙虎炼容颜,松下龟蛇小。 兰玉庭阶春好。 尽宫袍、膝前围绕。 一卮寿酒,数点榴花,画堂清晓。 译文: 我隐居在东山,人们给我的赞誉和推荐有多少呢? 我在江湖上追求理想,在庙堂中担忧国事,双鬓已经斑白
解析: 诗句解释与分析: 1. 烛影摇红 然松枝(壬午)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冬夜景象,使用“烛影”和“松枝”这两个元素来创造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然松枝”可能意味着将松枝点燃,以增添室内的暖意。 2. 箫鼓辞寒,夜人秉烛心先暖 - 这里通过“萧鼓辞寒”暗示了冬天的寒冷,而“秉烛心先暖”则表示在烛光的映照下,人们的心灵感到温暖。 3. 松枝高结小重山,矗矗霞光满 -
【赏析】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历代都有。唐代诗人殷尧藩《竞渡歌》中就写到:“五月五日天晴时,杨花绕江啼鹧鸪。”宋代诗人苏轼在《浣溪沙》词中也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些诗句都写出了端午的习俗活动。南宋陆游在《端午三首》诗中写道:“重午佳辰独掩门,石榴花下坐黄昏。绿杯浮蚁莫相问,别是风流一使君。”陆游写端午的独坐、石榴花下的黄昏,绿杯浮蚁的酒,都是很清静的活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题目为《烛影摇红·咏梅花》。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 第一句:“深锁宫花,绣生鱼钥重门闭。” 注释:形容梅花被深深封闭起来,就像宫中的花一样珍贵而不易开放。“绣生鱼钥”暗示了这种封锁,意味着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进入。 - 第二句:“美人何事怨东风,独抱伤春意。” 注释:美人为何会因东风而感到哀怨?她独自承受着伤春的情绪。这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情感。
【注释】: 1. 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烛花夜语”。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第二句为孤雁出群格。 2. 攸县:今属中国湖南省。 3. 山行遇雨:作者在山区行走时遇到下雨。 4. 空蒙:天空雾气迷蒙。 5. 青山一带:连绵不断的青山。 6. 烟隔:烟雾弥漫。 7. 绿杨霜后:指杨柳树经霜后更显苍翠。 8. 凋枯:枯萎凋零。 9. 冻云覆水:形容天气寒冷。 10. 朔吹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