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绿翻风,榴红斗日端阳节。
湖光百里碧波摇,是处华筵列。
菰角玉红银白,泛金觞、香蒲琼液。
彩悬艾虎,锦夺龙舟,佳人豪客。
笑语声喧,谁知此际堪悲咽。
骚魂千载尚悠悠,日暮吟湘泽。
几点黄梅雨歇。
欲怀古、俄成悽恻。
不如醉了,还胜似醒时,免烦胸膈。

【赏析】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历代都有。唐代诗人殷尧藩《竞渡歌》中就写到:“五月五日天晴时,杨花绕江啼鹧鸪。”宋代诗人苏轼在《浣溪沙》词中也写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这些诗句都写出了端午的习俗活动。南宋陆游在《端午三首》诗中写道:“重午佳辰独掩门,石榴花下坐黄昏。绿杯浮蚁莫相问,别是风流一使君。”陆游写端午的独坐、石榴花下的黄昏,绿杯浮蚁的酒,都是很清静的活动。

陆游的这首《烛影摇红·端午》,写的就是端午佳节人们欢乐的场面。端午时节,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湖光碧波荡漾,人们欢聚一堂,举行龙舟比赛。这时有的地方还有吃粽子的习惯。作者用富于色彩的语言描写了这一热闹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种节日气氛的欣赏。

又称端阳节、端五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他忠诚于国家,关心人民,因不满朝政腐败,被排挤流放。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不朽诗篇《离骚》。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便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艾草。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故事,而吃粽子和挂艾草则是为了驱邪避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