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敌骑乘秋入,兵氛处处尘烟。
霜清草白晓尤寒。
塞风吹黑水,天霰暗阴山。
将军亲授黄龙钺,提兵十万当先。
不擒冒顿不回辕。
怒披金缕甲,直指玉门关。
诗句解释:
月明敌骑乘秋入,兵氛处处尘烟。
“月明”指的是月亮明亮,通常用来象征夜晚或明亮的环境。
“敌骑”指敌对的军队或骑兵。
“乘秋”可能表示秋天的时节,也暗示着敌人趁着季节的转换而行动。
“兵氛”即战争的烟雾和氛围。
“处处尘烟”描绘了整个战场上弥漫的战争烟雾。
霜清草白晓尤寒。
“霜清”说明天气寒冷且霜雪覆盖。
“草白”表明草地被霜雪覆盖,颜色变白。
“晓尤寒”则强调在黎明时分尤其感到寒冷。
塞风吹黑水,天霰暗阴山。
“塞风”指的是从边塞吹来的冷风。
“黑水”可能是形容河流的颜色,或是具体的地名。
“天霰”(天上的雪)意味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暗阴山”可能是指山脉在雪后的景色显得昏暗。
将军亲授黄龙钺,提兵十万当先。
“将军”可能是指一位将领或高级军官。
“黄龙钺”是一种古代的武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提兵十万当先”表示这位将军亲自率领强大的军队,作为先锋部队。
不擒冒顿不回辕。
“不擒”意味着不捕获敌人。
“冒顿”是匈奴的一个王族,这里用作代称。
“回辕”是指军队返回原地。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不能击败冒顿,就不能停止前进。
怒披金缕甲,直指玉门关。
“怒披”可能是指愤怒地穿着铠甲。
“金缕甲”指金色装饰的盔甲,可能意味着贵重或华丽的装备。
“玉门关”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之一,位于今天新疆境内。
这句表明这位将军勇敢地向前推进,目标是到达重要的关口“玉门关”。
译文:
月明之时,敌军骑兵悄然进入,战场上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和尘埃。清晨时,霜降草变白,气候更加寒冷。边塞吹来的北风带着凛冽的气息,天空飘着雪花,使得黑水边的山峦显得更加阴暗。将军亲自持黄龙大印,率领十万大军冲在最前面。如果不抓住机会击败冒顿,他就不会停止前进。他愤怒地穿戴着华丽的金色盔甲,直接指向那著名的玉门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将领的决心。首句描绘了战争开始时的宁静与随后转为紧张的氛围,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变化。次句通过描绘清晨霜降草白的景象,加深了对寒冷氛围的感受。第三句引入了“塞风吹黑水”,为接下来的描述铺垫了背景,增添了画面感。第四句用“天霰暗阴山”进一步渲染了寒冷和阴沉的气氛。第五句展现了将军的英勇,第六句则展示了战斗的决心和勇气。最后两句通过将军的装束和目标,突出了他面对困难不退缩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的描述,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战争场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这种场景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