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迈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乱崖悬怪木,地胜绝纤尘。 曾经有人成功升仙,为何没有人能避开世间纷扰? 湍流因过雨,啼鸟但如春。 桃花盛开,繁花似锦,然而荒废的墓碑却无法记录下真实的历史。 谁种桃千树,荒碑记不真。 注释解释: 1. 乱崖悬怪木:形容乱石嶙峋的山崖上,生长着奇特古怪的树木。 2. 地胜绝纤尘:形容这个地方非常美丽,没有任何污染。 3. 曾有升仙者:曾有人在这个地方成功修炼成仙。
黄姚滩 数客同吟棹,羁怀得少宽。 山晴平眺远,滩涩溯流难。 饥鹊窥茶鼎,游鱼识钓竿。 天南风土别,晚岁未全寒。 注释: 黄姚滩:黄姚县的江边滩地。 数客:很多客人。同吟棹:大家一起吟诵诗作。棹:桨。指同乘船游览。 羁怀:羁旅中的愁思。得:得到。 山晴平眺远:天气晴朗时可以眺望远方。 滩涩:滩石滑,水流湍急。溯流:逆水行舟。 饥鹊:饥饿的麻雀。窥:偷看。茶鼎:烹茶用的铜壶或陶壶。 游鱼:水中的鱼儿
宿溪村书斋 故人能下榻,为喜客相过。 不住夜泉滴,常疑春雨多。 风来琴自响,冰合砚难磨。 明日还分袂,羁吟谁共哦。 诗句解释: 1. 故人能下榻:意为老朋友能在这里下榻休息,表示欢迎之意。 2. 为喜客相过: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感到高兴。 3. 不住夜泉滴:夜晚的泉水没有停歇地流淌。 4. 常疑春雨多:常常怀疑春天的雨下得太多。 5. 风来琴自响:风吹来时,琴自动响起。 6. 冰合砚难磨:冰融化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译文”,这是对诗句的直接解读,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是翻译句子,要求考生能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持原诗的韵味和意境。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赏析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 【答案】 潇湘寺:指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寺院,即岳麓寺。古刹:古老的佛寺。枕:靠着。闲吟步墅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正误。本题要求对诗歌逐句进行解读。 “昆湖夜归”是第一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交代了诗的题材,即诗人在夜晚乘船归来。“渡湖归古县”,诗人从江南乘船返回故乡古县。“一望水程赊”,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浩渺无际的水程。“赊”通“遐”,“远”。 “月正帆无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幽居杂岭云,清过晋时人。 - 幽居:指隐士的隐居生活。 - 杂岭云:形容山峦之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清过晋时人:意指隐居的生活清净得可以和晋代的高洁人士相比肩。 2. 学苦常如病,家和不见贫。 - 学苦:形容学习或工作的压力大。 - 家和:家庭和睦。 - 不见贫:即使家中不富裕,也不会因此而感到贫困。 3.
诗句解读 1 客来僧已去,古屋静萧萧:这两句描绘了主人不在家,访客来访时已经离去,留下古旧的小屋显得格外寂静。 2. 敲石引松火,对花悬酒瓢:客人在寒冷中用石头敲打着取暖,点起了松明火,并准备酒来对饮。这里的“松火”可能指的是用松木做的火炉或火盆,而“酒瓢”则指用来盛酒的器具。 3. 窗棂寒背日,柱础润通潮:窗户的格子因背对太阳而显得寒冷,柱子下的基座由于常年湿润而显得有光泽
腊尽客萧萧,系船当远郊。 腊月已尽,客人也渐渐稀少,我只好将船系在离城很远的郊外。 冻苔龟曝日,古树鹊营巢。 冰冻的青苔就像龟甲,晒太阳;古老的树木上,喜鹊筑巢。 野老扫寒屋,骚人寄午庖。 乡村的老翁正在清理着破旧的茅草屋子。诗人则借酒消愁,寄身于厨房之中。 不知何所见,能索近诗抄。 不知何处风景可看,只能借别人的诗篇来抄录
酬陈校书见寄 日长松院静,孤坐对残编。雨久波平岸,山高烧接天。春酲茶可解,诗病药难痊。独喜君清政,南中客共传。 译文: 阳光洒在松院,时间显得特别漫长,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案前,面对着那些残缺的编简。雨水久停,湖面平静如镜,山峦叠嶂直插云霄。春天里,喝茶可以解除身体的困倦,但要想摆脱诗歌创作的困扰却很难办到。然而我非常高兴,因为你的清廉正直的政绩,你在南方的名声已经广为传播。 注释: 1.
万顷平田一望中,独乘瘦马当吟筇。 天连浊雾无非海,地少严寒不类冬。 刺竹满林生似猬,古榕临水卧如龙。 村家米贱新醅熟,犹及停鞭问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