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粲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长卿,题目为《夜发湘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夜发湘城 - 诗意:夜晚从湘江边的一座小城出发。 - 译文:在寂静的夜晚,我离开了湘江边的那座城镇。 - 注释:湘江 - 中国长江流域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湖南省,是重要的交通和贸易通道。 - 赏析: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了一种静夜启程的氛围。 2. 西风吹客衣 - 诗意
阳关图 人人肠断渭城歌,谁独持竿面碧波。 注释:渭城曲是唐代著名的边塞乐章,这里泛指离别的曲子。持竿,拿着钓竿;碧波,清澈的波浪。 可是无情如木石,只应此地别离多。 注释:无情,不善于动情。木石无情,比喻人的情感淡薄、冷漠无情。只应,只能。此处指只能在这个地方别离
盘谷图 声名和利争夺在毫末之间,几人能够得闲健时。 不必展开画卷来撩弄,昨夜秋风忆起故乡山。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夜深人静,月下独酌。一曲桓伊三弄笛,惊破绿窗幽梦,不似旧图中。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细马驮锦屏如铁,万里龙沙似雪。 愿和亲,水草穹庐曲碌也胜昭阳新绿。何处寄书哀李陵台?昭君怨涵盖原著全文和白话文版本,有详细的释义、注解与注释,助你理解深意
松雪 阴崖未知晴,松雪自在白。 可恨晚风颠,飞寒乱苔石。 【注释】 1. 阴崖:阴暗的山崖。 2. 知:知道、知晓。 3. 自:自然、当然。 4. 然:如此、这样。 5. 可恨:遗憾、可惜。 6. 晚风颠:傍晚时风猛烈地吹动。 7. 飞寒:形容风势猛烈。 8. 乱苔石:乱生的苔藓覆盖在石头上。 【译文】 不知道山崖何时能够晴天,松树和雪花一样洁白纯净,然而遗憾的是那傍晚时分狂风肆虐
注释:在山坞里隐居的僧人的小屋,隐在深深的山坞里;渔舟带着远处的小汀洲。是谁让两只白色的鸟飞来,把黄昏中的青山点缀得更加青翠。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首句写诗人隐居的地方,环境清幽。二句写诗人的渔舟和渔夫。三、四句写诗人欣赏暮色美景的情趣。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
【注释】 客里:客中。 相逢九处圆:意思是说,在这客居他乡的年月中,我与你的相遇有九处之多。 行穷湘水际:意思是说,我走到了湘江之畔。 愁到楚云边:意思是说,我的忧愁已经到了楚国的云层之上。 屋:房舍。 椽:指房上的梁柱。 瓦见天:指屋顶上的瓦片能够映出天空的颜色。 州城何处是:意思是问我所在的州城在何处? 人指隔山烟:意思是说,人们指着远山的烟雾,指点我所在之处。 【赏析】
诗句释义 1 君抚渊明底样琴,肯于弦上要知音。 - “君”指的是诗人的友人张辑,“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潜(字渊明),因其常饮酒、吟诗,故此处称其为“底样琴”。 - “要知音”意即想要找到理解自己内心的人。 2. 相逢尘世不挂口,别去清愁总上心。 - 表示与朋友离别时,不关心世间的是非得失,专注于心中的清愁。 - “清愁”指淡淡的忧愁或心事。 3. 听雨夜床孤旧约,看云秋壑想幽寻。 -
拂衣归共白云间,佚老堂中天地宽。 黄发可教供鞅掌,青山聊足对高寒。 杖藜行乐春风软,纸帐佳眠晓日团。 林下未应忘世事,并烦寄语谢家安。 注释:拂去官服,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佚老堂,这里指隐逸的居所。黄发,指老人,这里指自己。鞅掌,形容繁忙的工作。对高寒,面对高山之寒意。杖藜行乐,拄着拐杖在春天里游玩。纸帐,纸做的帐篷。佳眠,美好的睡眠。林下,树林底下,这里指官场外的自由生活。未应
【注释】 张辑:即张正见,南朝梁代诗人。冯去非: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此夕:这个晚上。真成别:确实要分别了。幽怀欲语谁:心中郁积着许多话,却不知道跟谁说。梅花霜月晓:梅花在寒霜的月光中开放,清晨的霜气中隐约透出梅花的影子,显得格外清丽。咏君诗:吟诵你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冯去非的告别之作。首句“此夕真成别”,直叙分手之事;次句“幽怀欲语谁”,抒发内心难以言表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