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注释】 《酒泉子》,唐教坊曲名。本为小令,后用为词牌名。“归燕”,燕子归来。“帘”指纱窗、花窗帘等。“卓香车路”,指车驾所经的路,此处借指情人的住处。“谢娘”,即谢家女子。“函”,书信。“玉珰”(duān),玉做的耳饰;“银”,指银钗、钿头一类首饰。“回”,弯曲。“蹙”,皱起。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主要写春日里,一对情侣在长安相会时的情景:燕子归来,花窗帘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坐在灯下,面对着满月和影子,感到孤单和无助。他害怕看到满栏的月色,因为那让他想起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他写下金针,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而萦象尺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注释: 1. 宁扫空床 - 宁愿扫掉空空如也的床铺。 2. 怕见满栏月色 - 害怕看到满栏的月光。 3. 写金针,萦象尺 - 写下字句,就像用金针在纸上绣出图案一样,充满了对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4.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因素,理解诗歌大意,并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酒泉子”为词牌名,此词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上片写闺中女子因思念情人而愁苦;下片写闺中女子因情人未能归来而怨恨。全词以情入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婉转细腻地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无限痴情。 【答案】 译文:一阵风把红色的帘儿吹得飘动,我愁闷得隔着帘子看人。想借秦娥之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启金箱”意为打开装有好花的箱子;“熨单衣”意为熨平自己的衣服。“银钩翠笼南邻女”“怕秋胡,回道路”是说女子在绣着金银线和翡翠图案,她担心秋胡回来后会改变心意。 【答案】 惜春归去,换来满地花瓣。打开金箱,叠起絮状褶皱;熨平单衣。 银钩翠笼南邻女,日暮采桑西去;怕秋胡
细雨绵绵,寂静的院落中红薇花正盛开。轻轻的雷声,却像轻扬着纨扇的声音。绿屏深处,紫燕低垂着美丽的双尾。梁上无声,燕子在梁下熟睡。簟子上留下了湿润的痕迹,香气已经消逝。傍晚的寒风袭来,让人感到凄凉。 译文: 雨细细地下着,宁静的庭院里开着红薇花。轻柔的雷声响起时,仿佛有人在轻轻地挥动着手中的纨扇。绿色的屏风后,一对紫色的燕子正在双翅下垂地休息。梁上没有声音,只有燕子在梁下安详地睡着。竹席上留有水迹
月白风清,今夜谁家住去?过长亭,接短渡。傍孤城。 注释:皎洁的月光如洗,清凉的微风阵阵吹拂。今晚不知是谁家居住在这里?越过长长的小桥,再渡过短长的渡口。靠近一座孤零零的城池。 知君马上听鸡鸣,妾也朝朝早起。剔残灯,空庭里。拜三星。 注释:我知道你在马背上聆听报晓的鸡鸣声,我每天早晨也总是早早起床。点燃了最后一盏残灯,在空旷的庭院中独自祈祷
诗句: 暮阁帘垂,生憎郎如明月,透罗帏,穿花径,少人知。 译文: 暮色四合,阁上的窗帘缓缓垂落,我讨厌你就像天上的明月,透过窗户,穿过花径,却鲜少被人知晓。 赏析: 本诗以暮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帘垂”、“明月”、“罗帏”、“花径”等意象,巧妙地营造了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同时,诗人运用“生憎”这一强烈情感色彩的词语,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深厌恶和不满。这种情感的表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解读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诗词中的重点字词等分析其思想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意境即可。 “江山平远亭”,江山:指山与水。平远亭:地名。泛指山水风景秀丽的地方。“招简西峃不至”,招简:古时一种用象牙和犀角制作的乐器,也泛指乐器。西峃:地名。“不至”,不来。“负却红墙垂手”,红墙:指皇宫的围墙。垂手:双手下垂于身侧
诗句:禊饮连宵,帘捲晓风香鸭喷,儿孙罗拜捧金荷。 沸笙歌。赤霜袍软髻嵯峨。 译文:在连绵的夜里,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宴,随着夜幕和晨风的到来,香气四溢的烤鸭飘散。家中的子孙们纷纷前来参拜,恭敬地捧着金色的酒杯。 注释:1.“禊饮”指的是一种祭祀活动或宴会;2.“连宵”表示宴会持续到了深夜;3.“帘捲”描绘了宴会场景中帘子被卷起的情景;4.“晓风香鸭喷”形容宴会中食物散发出的香味,以及鸭子的叫声
《酒泉子·长忆西湖》赏析 《酒泉子·长忆西湖》是北宋词人潘阆的一首忆杭州组词十首之一,表达了词人在西湖美景中的种种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诗歌原文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诗歌翻译 经常想起西湖的景色。 昔时,我爬上高楼,整日斜倚栏杆向远处眺望。 平静的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