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绵衣著体不胜寒:“绵衣”指的是厚重而柔软的衣物,通常用来形容天气转凉时的着装。“不胜寒”表明这种穿着让人感觉寒冷难以忍受,反映出季节已深秋或冬季,气温下降。 2. 应怜两鬟单:“两鬟”指的是古代女子的双鬓,常以发髻的形式呈现。“单”在这里可能表示稀疏、稀少。这句表达的是女子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显得格外孤单,她的发髻稀疏无几,突显了她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解析: 1. 诗句解读与翻译 - 不饮争如醉。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醉酒的向往,认为饮酒比清醒更能让人忘却烦恼。"不饮"指的是不喝酒,"争如醉"则是一种比较和选择,表明在不喝酒时更感到迷茫或痛苦,而酒至少能暂时使人忘却烦恼。 - 不夜常如寐。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心境。"不夜"指夜晚时分,"常如寐"意味着即使在夜晚也难以入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或忧虑。 - 从教冷地细思量,悔。
【注释】 1. 造化:指大自然的运行变化。尔何物:你是什么? 2. 颠倒:指天地万物的位置,这里指人事的是非、好坏。 3. 肉食:指富贵人家的人,也泛指剥削者。 4. 岩穴:山洞,比喻隐居之处。多奇:有很多值得称奇的地方。 5. 巢由:即巢父、许由,都是古代隐士。轩冕:指高官显爵。 6. 夔龙:夔是人名,传说为尧时的乐官;龙是祥瑞之物。这里用来形容贤才。 7. 孰谓问津叟:谁说问津的老人不聪明呢
【解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应是曹秋岳登高望远后有感而作。“卖花声”即《卖花声·怀古》,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时的情思。“预拟登高,早是凉风吹帽”,意谓自己早就料到要登高了,因为一早凉风就吹拂我的头上。“怪相对、两俱非少”,意谓奇怪地想,面对这美好的景色,我们却都不像以前那样年少轻狂了。“白发何妨,向青天狂啸”,意谓虽然年老,但仍然可以放声长啸,尽情抒发胸中的豪情逸兴。“更多情、为拈新调”
柳丝长短,那陌上离愁,肯为人系。 【注释】: 柳丝:柳条。陌:田间小路。 离愁:离别的愁绪。 肯:岂。 系:牵挂。 水底鱼游闲不管,眼见浮萍无蒂。 【注释】: 水底:水中。 鱼游: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闲:不关心。 管:不管。 见:看见。 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 蒂:花茎。 蜂聚排衙,蚁分教阵,造物多儿戏。 【注释】: 排衙:排列行列。 教阵:指挥军队。 造物:造物的神灵。 儿戏:游戏,开玩笑。
水调歌头(壬午) 印佩畏亲戚,鼎食倾诸侯。 正自不能不尔,贫贱使人羞。 假令王章妻子,便以牛衣终老,对泣几时休。 寄谢孔门侣,瓮墉尔何求。 英雄事,须慷慨,会风流。 昨夜南塘出者,击楫誓还酬。 行乐东山安石,捉鼻为苍生起,殷浩岂其俦。 江上有渔父,憔悴笑灵修。 注释: 1. 印佩:印章,古代官员用来表示身份和权力的物品。 2. 鼎食:指丰盛的宴席,象征权贵。 3. 王章妻:指东汉王章的妻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要点,把握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选项。 “白日徐抒眼,青山静对门”,意思是:白日悠闲地舒展眼睛,青山平静面对门户。“白日徐舒”是说白日悠闲地舒展眼睛,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悠闲地观赏自然景色。“青山静对门”,写诗人面对青山的静景,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面对青山的静景,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床高坐四无尘”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 掩卷:合上书本。深思歇,即“沉思”。 焚香妙气:指焚香以祈求吉祥。妙气,神气。迎,迎接。 纸窗时过暗风声:纸糊的窗户不时传来风吹的声音。 又:连词;又:还。潺湲(chányuán)滩响:形容水波潺潺流动的声音,这里比喻枕头边潺潺流水的声音。枕边生,在耳边响起。 漏向前街断,钟于近寺鸣:漏壶的水已经流尽了,前街的钟声也停止敲响。
注释: - 千里路无穷,千里山无数。 - 千里路无穷:表示距离之远无边无际,无法计量。 - 千里山无数:表示山上树木、山峰等数量之多,无法计算。 - 江路行时日看山,不记山朝暮。 - 江路行时:指行走在宽阔的江面上。 - 日看山:每天看着远处的山。 - 不记山朝暮:不记住早晨和傍晚。 - 山顶鸟群栖,山腹人家住。 - 山顶鸟群栖:鸟儿在山顶筑巢栖息。 - 山腹人家住:人们在山腹地区居住生活。 -
【注释】 金鱼:这里泛指游鱼。壬午:年号,宋孝宗淳熙八年(1185)。调笑:嬉戏、开玩笑。鳞影:鱼的鳞片在水中的倒影。 缸:养鱼用的圆筒形瓦器。叠石嵌空:在缸内壁上镶嵌着一块块石头,中间留出空隙。掉尾回波:鱼尾摇动时掀起的水波。重路:曲折的小路。不遇车中涸鲋:没有遇到车上装干鱼的鱼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金鱼为题,描写其游弋于水中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金鱼比作人,赋予其人的感情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