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调笑转踏 草草。最年少。绣户银屏人窈窕。瑶琴暗写相思调。一曲关心多少。临邛客舍成都道。苦恨相逢不早。 译文: 调笑转踏,匆匆忙忙的旅途。年轻的我,最年轻。绣户银屏下的女子窈窕美丽。瑶琴悄悄弹奏着相思之调,一曲中包含了深深的思念。我们是在临邛的客栈相遇,又在成都的道路上分别。真是遗憾,我们相见得太早了。 湲湲流水武陵溪,洞里春长日月迟。红英满地无人扫,此度刘郎去后迷。行行渐入清流浅
【注释】 调笑转踏:一种曲艺表演形式。 声切:声音急促。 恨难说:恨难以诉说。 千里潮平春浪阔:形容大海波平浪阔,一望无际。 梅风不解相思结:梅花的香气不能解开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忍送落花飞雪:不忍心看着落花飘飞,就像不忍看到雪花飞舞一样。 多才一去芳音绝:才华横溢的人一旦离去,美好的歌声也就随之消失了。 更对珠帘新月:在月光下,珠帘轻轻晃动着。 【赏析】 这首词以“调笑转踏”起句,点题
注释: 调笑转踏:形容女子轻盈地在庭院中来回走动,笑声婉转。 声切:声音响亮清晰。 恨难说:心中的怨恨难以表达。 千里潮平春浪阔:春天的海浪波涛汹涌,仿佛有千里之遥。 梅风不解相思结:梅花的香气无法化解我的相思之情。 忍送落花飞雪:不忍心看到飘零的花瓣如同雪花一般飘落。 多才一去芳音绝:才华横溢的人离去后,我再也听不到他的消息了。 更对珠帘新月:面对着明亮的月光,更加感到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转踏·石城女子》,共分为两个部分。 诗句: 1. 调笑转踏 上助清欢。女伴相将,调笑入队。春楼有女字罗敷。二十未满十五余。金钚约腕携笼去,攀枝摘叶城南隅。使君春思如飞絮。五马徘徊芳草路。东风吹鬓不可亲,日晚蚕饥欲归去。 译文: 2. 调笑转踏 欢快地唱歌跳舞。美女们手拉手进入队伍中一起欢乐。春天的楼阁里有位名叫罗敷的女子。她二十岁左右,还不到十五岁
【注释】 调笑:取乐。转踏:一种民间音乐舞蹈形式。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晚:傍晚时分。洞里:山洞内。春长花烂漫:春天的景色美好如花。红英满地:指落花遍地。溪流浅:溪水变浅了。渐听:慢慢听着。云中:天空中。鸡犬:鸟叫。刘郎:即刘晨、阮肇,晋朝人,传说他们曾入天台山采药,见到两个女子。迷路:迷失了方向。香风远:花香飘得很远。误到:被风吹到。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仙馆: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注释】 梦悄:梦境悄无声息,形容梦醒之后。翠屏晓:指清晨时分,翠屏(绿色的屏风)上的景色。帐里薰炉残蜡照:指室内熏香的蜡烛已经燃尽,只剩下微弱的烛光在摇曳。赏心乐事能多少:美好的心情和快乐的事情能有几何。忍听:忍受着听。阳关声调:指悲伤的《阳关三叠曲》。明朝门外长安道:明天早晨就要离开长安了,“门外”指城外,“长安”为唐朝首都。王孙芳草:指王孙公子,也就是贵族公子。 【译文】 梦境悄然而逝
注释: 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 调笑,指互相取笑嬉戏;楚江渺,形容江水宽广无边;粉面修眉花斗好,形容女子的美貌;擎荷折柳争相调,形容男女之间互相逗趣取乐的情景。 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 惊起鸳鸯多少,指鸳鸯被惊醒后发出的声音;渔歌齐唱催残照,形容渔民们欢快地唱歌,催促太阳下山。 一叶归舟轻小
【注释】 调笑:调情。转踏:曲艺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即用各种乐器伴奏,一人演唱,另一人边唱边舞,以配合声韵。苏小:南朝齐东昏侯时的小吏苏小小,善歌舞,有才色。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苏小小与刘郎的交往。起首二句点出“苏小”二字,表明是咏及苏小与刘郎的交往,同时说明苏小的美貌动人。三、四两句是说,苏小几次在酒筵上和刘郎调笑嬉戏,彼此之间了解得多么深。 下片着重描写两人之间的爱情。前两句是说
【注释】 ①调笑转踏:即《踏莎行》,词牌名。 ②归去:归家,回家。 ③采桑:古代女子在春天采桑,此处指采桑女。 ④使君:旧称地方长官或县令。春思:春天的情思。飞絮:比喻柳絮,随风飘荡。 ⑤五马:古代帝王的车驾,有五匹马驾车,这里指皇帝。 ⑥蚕饥:指养蚕不继,因为蚕饿了,所以不能养丝。留顾:停留,逗留。 ⑦秦楼:指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楼台。 【译文】 调笑转踏,归来吧。手携笼中的采桑女
【注释】 调笑转踏:指女子调戏男子而转过脚步,意为调戏后离去。 肠断。浙江岸:指杭州的西湖,在今杭州市。 楼上青帘新酒软:青帘,青布做的门帘。 吴姬绰约开金盏:吴地的女子,姿态绰约,打开酒杯斟酒。 的的娇波流盼:她的眼波像水流般流转。 采菱歌罢行云散:采菱女唱完歌曲后,天上的云朵都散开了。 望断侬家心眼:我望断你那充满爱意的眼神。 【译文】 调笑后离去,肠断。站在杭州西湖的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