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板从喧寂,丝缗自浅深。
烟波同是客,谁识得鱼心。

下面是对《题夹山玄真渔钓图》的逐句解析:

  1. 诗句释义
  • 榔板从喧寂,丝缗自浅深。:指榔木制的鱼竿在喧闹中显得寂静,细长的渔线随着水流的深浅而变化。
  • 烟波同是客,谁识得鱼心。:烟雾缭绕的水面如同过客一般,谁能真正理解鱼儿的内心世界?
  1. 译文
  • 榔板从喧寂,丝缗自浅深。:榔木制作的鱼竿在喧嚣中静如止水,细长的钓线随着水流的深浅而不断延伸。
  • 烟波同是客,谁识得鱼心。: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我们都是过客,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鱼儿的心声呢?
  1. 关键词注释
  • 榔板:古代的一种钓鱼工具,由榔木制成,中间有孔洞以便穿线。
  • 丝缗:这里指钓线,通常由细丝制成,用于捆绑和牵引鱼钩。
  • 烟波:形容水域上的烟雾迷蒙,给人以朦胧感。
  • 同是客:这里表示大家都是过客,没有归属感。
  • 谁识得鱼心:谁能够真正理解鱼的心呢?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使用鱼竿和钓线的场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烟波”不仅描述了水域环境,更隐喻了人生的迷茫和困惑。诗中的“谁识得鱼心”则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即人类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并超越自然界的规律。

《题夹山玄真渔钓图》不仅是一首描写渔人生活的田园诗,也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哲学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