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
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
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
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
至令千载闲,默与前人通。
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
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
蒙头但熟睡,日影东窗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箫台周心乐以濂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一句的意思是:在箫台旁,我以濂溪先生自己的意思来命名我的屋子,并作了这首诗。这两句是第一段的第一二句。“箫台周心乐”意思是说“我”在萧台(即萧山,这里指代作者隐居的地方)上快乐,用“箫台周心乐”来点明诗人隐居之所。“濂溪自家意思”意思是说自己把濂溪先生自己的思想作为自己隐居处的名字。

“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两句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圣人是远离虚妄的,他住在一间房子里就可以逃避一切空虚。这两句是第二段第一二句。“真人绝浮伪”意思是说真正的圣人是远离虚妄的、不虚伪的人。“一室逃虚空”意思是说他可以住一间房子就逃避了一切空虚。这两句是第二段第三四句。“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意思是说轩窗开得很大,四周都显得很空灵。这两句是第三段的第一二句。

“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两句分别是第四段和第五段的第一二句。这两句是说:在空旷寂静的环境中,我悠然地领悟了各种奥妙道理,并将它们吸收在自己的胸怀之中。“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分别写到了作者在清幽静寂的环境中,通过欣赏音乐、作画等方式来领悟人生、感悟宇宙的道理。

第六段“至令千载闲,默与前人通”意思是说直到今天我也过着悠闲的生活,默默地同前人进行着交流。这两句是第四段最后两行。

第七段“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意思是说驴叫的声音同野草的气息混合在一起,真是欢乐融融啊。这是第五段的最后一句。

最后一段“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意思是说那些不懂事的人还在追逐前人的足迹。“痴人不解事”意思是说那些愚蠢的人不懂得事情的本质。“追前踪”意思是说那些愚蠢的人追逐着过去的错误而没有看到正确的方向。

【答案】

《萧台集》

①箫台周心乐,以濂溪自家意思扁其所居之室为赋短诗(注释:箫台,指萧然的山间茅舍;周心,指心胸旷达;乐,意为喜欢。)

②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注释:真人,指隐逸者。“浮伪”,虚假、做作。“一室”指一个人独处的房子。“逃虚空”指避开尘世的纷扰。)

③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注释:轩窗,指窗户。“寥廓”,空旷。)

④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注释:悠然会,领悟。众妙,指宇宙间的各种奥妙之理。)

⑤鸣琴弄秋月,洒墨吟春风(注释:鸣琴,弹琴唱歌。秋月,指秋天明亮的月亮。)

⑥至令千载闲,默与前人通(注释:至令,直到现在。)

⑦驴鸣共草色,是乐真融融(注释:驴鸣,指驴叫声。“共草色”指草木的颜色与驴叫声混合在一起。“融融”指欢乐和谐的样子)。

⑧痴人不解事,说梦追前踪(注释:痴人,指愚蠢的人。“追前踪”指追逐过去的错误而没有看见正确的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