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山头雪迷路,石湖桥上作行春。
湖光万顷送归棹,山鸟一声如唤人。
静乐可忘轩冕贵,清游端胜绮罗尘。
人间今古谁能赏,诗思不如图画真。

【注释】

元明:俞大猷的字。东泉:俞大猷的号。鲁公:指俞大猷,他与李东阳、张璁、桂萼同为世宗朝的重臣。叔能:俞大猷的弟弟。王公:王守仁(王文成公),明代儒学大师。王守仁在浙江余姚人称阳明先生,是陆九渊的学生,后成为陆氏学说的传播者,世称陆王学派。御史:指御史大夫。子昭:俞大猷的儿子。郭公:指郭希颜,当时任御史。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俞大猷应友人之请,于雪中写此诗作答。首联写友人邀饮,诗人应诺;颔联写友人邀游石湖上,诗人应邀;颈联写石湖之行之乐;尾联写此行之妙,有画不如诗之意。全诗以雪景起兴,以雪景收结。

首联“上方山头雪迷路,石湖桥上作行春”。俞大猷应友人之请,于雪中出访。从“上方”二字看来,可能是去探访某一位隐居山林的贤士。但友人已先到,并设酒款待。俞大猷因雪路难辨而迷路,只好在石湖桥上散步作行春之乐。

颔联“湖光万顷送归棹,山鸟一声如唤人”。“归棹”指归船或回家的船只。“送归棹”即指送俞大猷返家。俞大猷因迷路,故有“送归棹”之意。“山鸟一声如唤人”,俞大猷听见山鸟的呼唤,便感到亲切,仿佛是朋友的召唤,于是欣然前行,继续游览石湖。

颈联“静乐可忘轩冕贵,清游端胜绮罗尘”。俞大猷说:“静处的快乐胜过富贵荣华,清闲游玩也胜过锦绣繁华。”这两句诗表达了俞大猷对世俗的超脱和追求自然之情。

末联“人间今古谁能赏,诗思不如图画真”。俞大猷认为,人间的今古之人,没有人能够欣赏他的诗歌;而他的诗思却胜过了图画之美。这反映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游览石湖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俞大猷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