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夜,抱衾方熟眠。
半夜闻传呼,巡官敲玉鞭。
连街报遗火,援救喧争先。
老兵起惊讶,烟焰上逼天。
小桶灌滴水,巨索相钩连。
健儿走掠夺,贫富分目前。
孰云可扑灭,况非燎于原。
钱塘辐辏地,居处层楼巅。
版墙不隔尺,万家手可传。
一遭回禄灾,乐岁如凶年。
明朝出闾巷,行听老翁言。
火患尚可延,输官忧酒钱。

寓武林闻失火

九月五日夜,抱衾方熟眠。

半夜闻传呼,巡官敲玉鞭。

连街报遗火,援救喧争先。

老兵起惊讶,烟焰上逼天。

小桶灌滴水,巨索相钩连。

健儿走掠夺,贫富分目前。

孰云可扑灭,况非燎于原。

钱塘辐辏地,居处层楼巅。

版墙不隔尺,万家手可传。

一遭回禄灾,乐岁如凶年。

明朝出闾巷,行听老翁言。

火患尚可延,输官忧酒钱。

译文:
在九月中旬的夜晚,我抱着被子正在熟睡。半夜突然听到紧急的传呼声,原来是巡官敲打着玉制的马鞭。接连传来了多条街道上的火灾消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救援。老兵们对此感到惊讶,只见烟雾升腾直冲云霄。他们用小桶装满水,用力地往下洒;又用巨大的绳索相互连接,一起拉动救人。强壮的男子们纷纷出动,抢夺财物。谁还敢去扑灭火源呢?何况这场大火是在原野上烧起来的。
钱塘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房屋都建在高楼的顶端。即使是一堵版墙,也挡不住人们互相传递信息。一场火灾发生之后,大家纷纷出来讲述这次火灾的经历。火势蔓延很快,如果不及时扑灭,那么原本欢乐的一年也会变成灾难。明天,我将走出家门,聆听老人们谈论这次火灾的故事。虽然火灾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失,但最终还要把税款交付给官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火灾事故的全过程。诗人从夜间开始入睡,到听到火警的传呼,再到火势的蔓延和人们的应对措施,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混乱的画面。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如火灾的频发、贫富差距、官府的腐败等。最后,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于火灾的担忧和对于政府官员的不满。全诗情感真挚,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