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在林阴,桃花夹径深。
远山浑似黛,游客总能吟。
杳杳穿云杖,萧萧坐石琴。
展图怀旧隐,便欲解朝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图,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 茅屋在林阴,桃花夹径深。
- 注释:“茅屋”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林阴”表示树荫之下,“桃花夹径深”形容桃花盛开时,花瓣落满了小路两旁,形成了一条花径。这里的景色宁静而美丽。
- 远山浑似黛,游客总能吟。
- 注释:“远山浑似黛”描绘了远处的山峦颜色如同淡淡的黑色,给人以深远、幽静之感。“游客总能吟”则表明诗人经常在这样的景色中吟诗作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投入。
- 杳杳穿云杖,萧萧坐石琴。
- 注释:“杳杳穿云杖”形容手持的拐杖高耸入云,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萧萧坐石琴”则描绘了坐在石头上弹奏琴声的情景,琴声悠扬,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展图怀旧隐,便欲解朝簪。
- 注释:“展图怀旧隐”表示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画来怀念隐居的生活。“便欲解朝簪”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过上隐居生活的强烈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诗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追求,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