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峰石在玉堂前,近与蓬莱御阁连。
积润出云秋漠漠,孤根承露夜娟娟。
土花剥尽生光怪,海峤移来阅岁年。
艮岳遗墟归草莽,金题犹识旧时镌。
诗句如下:
鳌峰石在玉堂前,近与蓬莱御阁连。
此句描述了鳌峰石的地理位置和它与周围建筑的联系。鳌峰石位于玉堂前,与蓬莱御阁相连。玉堂是古代皇家书房的名称,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之一,而御阁则为帝王所用。这两句诗展现了鳌峰石作为皇家园林中一个重要景点的地位。
积润出云秋漠漠,孤根承露夜娟娟。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情景。“积润”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出云”暗示着云层聚集,而“秋漠漠”则传达了秋天的空旷、宁静氛围。“孤根”指的是鳌峰石孤立无援的姿态,“承露”形容其上露水滋润的景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和谐。
土花剥尽生光怪,海峤移来阅岁年。
这句诗转向描述鳌峰石上的自然景观。“土花”指的是岩石表面生长的苔藓或花草,“剥尽”表示它们被剥离殆尽。“生光怪”意味着经过岁月洗礼后,这些植物留下了独特的痕迹和图案。“海峤”通常用来形容海边的山脉,这里可能是指从海上远道而来的石头,经过长时间的海风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形状。最后一句“阅岁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这些自然元素经历了多年的变迁。
艮岳遗墟归草莽,金题犹识旧时镌。
最后两句诗回到了对鳌峰石历史的记忆。“艮岳”是古代皇家陵园的一种形式,象征着尊严与权力。“遗址”表明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地点或遗迹。“归草莽”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草木丛生的荒野。“金题犹识旧时镌”则表明虽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但鳌峰石上的古文字仍然清晰可见,让人们能够回忆起过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首诗通过对鳌峰石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历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敬畏之情。通过对诗句的逐句释义,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诗歌的艺术美,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价值。